首页

群聊记录2020年06月

2020年6月1日
未语丶有声:
谢谢施大指点。我让对方多吃海鱼,还好在海边住,获取方便

未语丶有声:
还好睡得早。我曾经是重庆小面的重度爱好者。深夜美食食谱太诱惑了😂

Atiwaly湉Ode:
每一个女孩都必须经历做母亲,必须要收藏起来,对决定将来的孩子健康以及提高一家人的幸福指数有深远意义!

施宏建:
母乳是最适合人体的食材。分析母乳中的脂肪比例,对饮食营养的调控,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施宏建:
母乳中,最有利于婴儿吸收的sn-2位脂肪酸组成比例。
n-6:n-3,在母乳中,平均在(4.85±1.54):(1)的比例。
也就是说,从母乳的角度来看,最适合人体的脂肪酸比例是5:1。
这个数据,在不同的地区有较大的波动。

施宏建:
西南地区,n-6:n-3的比例大致在6:1左右。n-6极多,n-3相对较少。
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n-6:n-3的比例更接近3:1,n-3明显比西南地区多一大截。
西北地区,如新疆,内蒙等区域,n-3:n-3,比例更接近4:1.说明饮食中的n-3脂肪酸摄入,明显比中部城市更多(可能是来自于羊肉)

施宏建:
从母乳中的脂肪酸比例,这个角度也再次论证:
生活在沿海城市,吃海鱼,综合最优。
生活在西北城市,吃羊肉,次之。
即不吃海鱼,也不吃羊肉,怀孕后分泌的母乳,对儿童大脑发育,营养方面可能处于劣势

施宏建:
从母乳的脂肪成分结构来看,
对人体来说,最优的脂肪酸比例为:
饱和脂肪酸=39%±6%
单不饱和脂肪酸=29.5%±4%
多不饱和脂肪酸=24.5%±4%
结论:
对人体来说,需要
饱和脂肪 > 单不饱和脂肪 > 多不饱和脂肪

施宏建:
再以母乳中的【总脂肪酸】的角度,来看待n-6:n-3的比例。
sn-1位脂肪酸、sn-2位脂肪酸、sn-3位脂肪酸、三者加起来算总量。
母乳中的脂肪酸比例,变得非常惊人:
n-6脂肪酸总量:n-3脂肪酸总量≈(17.5±5.5):1

施宏建:
[图片]
施宏建:
从总量来看,原来,人类并不需要太多n-3脂肪酸……

陈见:
客家人坐月子喜欢炖鸡酒,这应该不科学吧?

施宏建:
野鸡的n-3脂肪酸高。
养殖场饲养的鸡,n-3脂肪酸很少很少……

未语丶有声:
施大,知不知道台湾的一个医生叫王群光

施宏建:
对台湾人完全不关注……

曹佳会:
我的印象中,台湾人喜欢吃各种生的蔬菜

未语丶有声:
抛开刻板印象。现在台湾的生酮界比大陆活跃多了。

未语丶有声:
王群光本身是医生,后来他得了糖尿病,通过常醣生酮治好了。
但他是主张喝油的,更偏向于治疗一些疾病,对健康人群来说,对他没有印象也挺正常。

施宏建:
根据我手头已有的各类客户的饮食数据统计,
减肥阶段,脂肪占比50-60%的减肥效果最好。
减肥进入稳定阶段以后,脂肪占比60-75%对整体健康的维持效果最好。

曹佳会:
恩我还有他的一本书,他还写到,他的饮食中加可见油。

未语丶有声:
@aa.施生.00 我的意思是,他就是分析母乳成分之后认为,母乳的三大营养成分是最佳生酮饮食的构成

未语丶有声:
我觉得他主张喝油,重在治疗疾病。我们健康人群没有必要。但也勿需批判喝可见油。毕竟他确实治好了许多人。

施宏建:
[图片]
施宏建:
关于健康,通常说的癌细胞。只是在【细胞】这个层面
更深一层的,是【细胞器】。
被提及最多的【线粒体】【自噬】,也是在【细胞器】这个层面折腾

施宏建:
更深层次的,超分子复合体,就是【核糖体】【酶】之类的东西。

施宏建:
我们经常说的【激素】【受体】,也都是属于超分子复合物 的范畴。

施宏建:
更深入的,则是各种蛋白质、核算、多糖。这些都属于【生物大分子】
我们通过饮食来调控健康,就是从这些层面来折腾。

未语丶有声:
预防胜于治疗

施宏建:
再深一层:
生物小分子,就是保健品、补剂里常见的东西。比如 小肽、矿物质、维生素

未语丶有声:
所以饮食+生活方式,几乎可以预防一切疾病,包括逆转基因么

施宏建:
目前我只能理解到小分子这一层。
更深一层的【生物元素】,暂时还不清楚。
理论上,如果把人体的一切变化都搞清楚,是可以利用【生物元素】方面的改变,来调控基因变化的

未语丶有声:
这一切,越早越好,就跟买商业保险一样,越早成本越低

施宏建:
咱们常说的 基因DNA,本质上是一个【大分子】
是受到小分子和生物元素影响的

施宏建:
调控饮食中的 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
本质上就是在调控DNA。即影响DNA突变,又影响着DNA的表达。

施宏建:
包括对氢气、氧气之类的气体的重视,本质上也是在重视【小分子】层面的健康水平。

未语丶有声:
真是一个大工程

施宏建:
目前的药物研究,大多都还处于【细胞】或者【细胞器】这个层面上。

施宏建:
↑某些调控激素的药物,才处于【超分子复合物】这个层面

AKP💥 Just:
[图片]
未语丶有声:
@ak.混沌 .00 有全文吗

AKP💥 Just:
正在翻译,明天发

AKP💥 Just:
原文在 https://paleoleap.com/ages-and-oxidative-stress/

未语丶有声:
脂肪(尤其是PUFA)可以通过氧化转化为AGEs

未语丶有声:
这一点,有点麻烦。咱们肉食为主的,很难避免

未语丶有声:
文中建议,最好首先保持饮食中的果糖和PUFA低,最大程度地减少氧化应激并控制血糖,以减少AGEs的内源性形成。

AKP💥 Just:
继续向下看

AKP💥 Just:
饮食里的不是主要因素

AKP💥 Just:
http://akp.han66.com/akp/%E7%B3%96%E5%8C%96%E7%BB%88%E4%BA%A7%E7%89%A9

未语丶有声:
看到了,放心了

施宏建:
对于AGEs来说。
能促进深度睡眠的那些营养的缺乏才是关键。比如其中抗氧化能力极强的【活性碘】

施宏建:
AGEs本质上,是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过度】氧化。

施宏建:
比如 镁,可以增强线粒体进行能量代谢的效率。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从根源上进行【抗氧化】,减少AGEs的产生

施宏建:
再比如,钾、钠 的充裕,可以使各种物质更高效的在细胞内外进出,尤其是【水】这种万能物质的到处流动。
氧化与抗氧化,都离不开 水 这个载体。

未语丶有声:
赶紧去把钾镁片吃了

一直都在狂奔:
再赶紧吃两片海苔

2020年6月2日
Newton:
@aa.施生.00 结合之前分享的数据中,甘肃、黑龙江的母乳中,亚麻酸最多,粗略地认为,吃羊肉多的地区,母乳脂肪酸结构,依旧不如吃海鱼多的地区。

Newton:
看来,羊肉的n-3脂肪酸,依旧是亚麻酸居多,羊能够替我们把亚麻酸富集起来,但并不会大量地替我们把它转化为EPA、DHA

未语丶有声:
感觉西南地区这么下去药丸……

Newton:
@dd.未语.aa 东部会源源不断地给你们输出秋刀鱼

Newton:
这份数据,对渔业+物流企业来说,是极有价值的利好消息,它们可以借此宣传,打通西南市场!

Newton:
(不敢刷屏,撤回表情)
从施大分享的内容看,n-3脂肪酸与智力的关系,尚且不得而知;n-3脂肪酸与身高的相关性,一目了然!
东部、北部的身高优势,有可能得益于“饱和脂肪+n-3脂肪酸”的加持!
@dd.未语.aa 还是你老家更靠海,产的紫菜还最干净

Newton:
另外,湖南、重庆、四川,貌似也是豆制品消费量大的地区,至少当地小吃中,大量都是豆制品——豆制品中的染料木黄酮,也限制了他们身高潜力的兑现。

Newton:
用[2017年各地区城镇居民粮食消费量]减去[2017年各地区城镇居民谷物消费量](单位,kg/人):
全国11.1。
14以上:陕西15.3;辽宁14.7;重庆14.4;黑龙江14.1。
12~14:吉林13.7;山西13.5;四川13.4;内蒙古13.2;浙江12.6;湖北、安徽12.1。
10~12:江苏11.9;云南、河南11.8;贵州11.7;甘肃11.5;上海10.9;河北10.8;江西、天津10.3。
8~10:山东9.8;福建9.0;湖南8.9;广西8.6;北京8.4;西藏8.0。
10以下:广东7.9;青海6.9;宁夏6.7;海南5.9;新疆4.3。

Newton:
这个差值,意味着“非谷物粮食”消费量,其中主体就是大豆。
另外,消费量≠摄入量,而且各地区大豆的加工方式也不同,因此这个数据只能比较粗糙地反映各地青少年生长发育被抑制的程度。

Newton:
@aa.施生.00

  1. 假设现代人的母乳,可以基本满足哺乳期幼儿的需要。必须脂肪酸中,由于婴幼儿处于脑发育的关键阶段,AA、ARA显然更为侧重,对循环系统大有裨益的EPA或许可以靠边站。
  2. 人的母乳,显然一定程度上受饮食营养的影响,如果现代的母亲们饮食摄入的非必须脂肪酸中,以亚油酸为主力的n-6脂肪酸,本就大大多于亚麻酸等n-3脂肪酸,那母体很可能会直接不多加甄别地把它们搬运到母乳中。
  3. 婴儿,很多获得性免疫机制尚未形成,也缺乏接触病原体的经验,较多地依赖胸腺等免疫器官的活性,从母体获得更多n-6脂肪酸,笼统地讲,可以提高炎症水平,有助于新生儿构建较为有利的免疫内环境。
  4. 婴儿对sn-1、sn-3脂肪酸的吸收能力,可能稍弱,吸收不了的脂肪酸,大部分都成为了肠道菌群的口粮。如果用一些“没太有用”的脂肪酸去喂养菌群,把“最重要”的宝贵的脂肪酸用在刀刃上,避免大材小用、明珠暗投,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据说哺乳动物乳汁中,DHA就尽量挂在sn-2位点)。
  5. 如果把母乳中的游离脂肪酸,单、双甘油酯以及其各位点的脂肪酸也统计一下,是否会发现,游离脂肪酸以及单、双甘油酯的sn-2位点上,亚油酸的比例,会比sn-1、sn-3位点上低一些?
    因此,“从总量来看,原来,人类并不需要太多n-3脂肪酸”,似乎不能粗暴地推广到成年人。
    成年人n-6与n-3的比例,最好控制在3以内,几乎是公认的。

未语丶有声:
悲催。靠前的几省恰好是糖尿病肥胖症高发区域

未语丶有声:
这可以写成论文啦

Newton:
恰好我有一个学生物的同学,可以通过测极性的方法大致推断脂类物质的类别,我把施大分享的内容转发给他瞅瞅

Newton:
肥胖率,似乎与粗略得出的“豆类消费量”还是负相关[天啊]

Newton:
@dd.未语.aa 刚才提到的地区,恰恰糖尿病发病率较低,西南人民可以放心了!

Newton:
小麦很难查到

未语丶有声:
不敢相信。西藏内蒙的谷物消费量那么高!北京那么低?

Newton:
这里是“人均”,西藏一共400万人,还不如昆明市,产粮区藏南谷地,看起来小,实际上和云贵高原所有河谷加起来都有的一拼,此外,还有昌都等地的零散耕地。
内蒙,人口也不过两三千万,却有一个面积和宁夏差不多的河套地区,辽河上游的赤峰、通辽,也有连片耕地。
这两个自治区,典型的自给自足

Atiwaly湉Ode:
最终人体还是需要依靠生活方式的调节和食物的输入,加上营养干预,也就是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以改变健康状况和不够理想的基因

Newton:
作为“人类的食物”,蛋,尤其是蛋黄中n-3脂肪酸的含量,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Newton:
⬆️这里的“土鸡蛋”,估计,也是主要吃种子的鸡产的蛋。

Newton:
n-6占12%,n-3占4%以上,其中,以碳链长的n-3为主,应该是理想的结构。

杨不会:
选对行业和公司,学会输出(对外界施加影响),学越老越吃香的技能,不断进化

2020年6月3日(铜+铁)
施宏建:
铜 参与造血过程,主要是影响铁的代谢。
铜可以促进肠道铁的吸收,有利于贮存铁的动员和骨髓铁的利用。(铁吸收时是二价铁,铁运输时要被氧化成三价铁。铜蓝蛋白催化这一过程。有利于铁的利用。铜蓝蛋白,又称铁氧化酶)
缺铜时,血红蛋白的合成减少,红细胞成熟障碍(发育不良),最终成熟的红细胞寿命短。这样也会导致贫血(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施宏建:
↑饮食中连续多天增加铜的摄入,可以使精力变得旺盛,使深度睡眠变多,使运动能力增强。靠的就是铜对血红蛋白的强化,对铁的有效利用的强化。

施宏建:
在抗衰老方面,增加铜的摄入,也是一个好办法。

施宏建:
铜还严重影响着身体各组织的弹性与韧性。
胶原纤维形成时,必须在胶原蛋白分子内部或分子之间交联起来,才能坚韧有力,强硬耐拉。
此种交联反应必须由一种叫做赖氨酸氧化酶的催化反应才能完成。
此酶是一种含铜的金属酶,必须具备充分的铜才能起作用。
进入中老年以后,出现骨质疏松、牙齿脱落、筋骨或者关节易损伤,皮肤弹性变差,往往也跟铜的缺乏有关。(皱纹变多,也是皮肤弹性变差的表现)

施宏建:
孕妇妊娠过程中出现的胎膜破裂、早产,也跟铜的缺乏有关。
缺铜,导致胎膜破的弹性、韧性、完整性下降(胎膜中也需要大量的胶原纤维来维持)

施宏建:
足量的铜,还能极大的避免运动、健身中的意外损伤(韧带撕裂)

星见:
用铜锅做饭有用吗?

施宏建:
铜锅没用。
铜餐具很容易产生[氧化铜]或者[碳酸氢氧化二铜]
↑这两种东西,都是对人体有害的……

施宏建:
要补铜,还是吃食物。各种肉食里面的铜,都是以[铜复合物]的形式被吸收进入体内

施宏建:
植物里的有机酸、硫离子,都能干扰铜的吸收。
——
从铜的角度,再次证明,植物得尽量少吃😂

星见:
还记得易楚说猪和鸡的肝里铜比较少

星见:
而牛羊,鸭的肝里多

星见:
哈哈,植物就当调料吧

biling🎏:

要补铜的话,最好的是吃海贝,除此之外,基本上只能通过定期(比如每周500g)吃动物的肝脏:
羊肝、牛肝、鸭肝、鹅肝——猪肝和鸡肝的铜含量相对要少得多。
还是要以蛋贝藻为核心营养啊

Newton:
铜锈,就是碱式碳酸铜/碳酸氢氧化二铜,显然,铜锈是有害的

Atiwaly湉Ode:
从饲料成份的角度考虑,羊肝、鸭肝比牛肝好些

Newton:
广东产生蚝的铜感觉可达11.5mg/100g,锌71.2mg/100g,这两种元素都远高于5.0mg/100g的铁。

Newton:
但是,“牡蛎”不都是“生蚝”,普通太平洋牡蛎,铜含量仅0.8~1.5mg/100g。
生蚝是特殊培育的牡蛎,生蚝中含量虚高的铜,应该以无机形态的Cu2+/Cu+为主,对人体有害。

施宏建:
@nt. 豹子. dd 你查了生蚝体内具体 铜形态 的数据了?

陈见:
最近对比了连云港和广东潮州这两个地方的牡蛎

陈见:
潮州的牡蛎更鲜美。

陈见:
连云港的有苦涩味。

陈见:
潮州的是完全新鲜的海鲜味。

陈见:
品种上也有所不同,连云港的牡蛎比较通体白色,潮州的牡蛎身上黑色的部位比较多。

陈见:
不是内脏。

陈见:
黑边

未语丶有声:
有黑边更好吗

陈见:
应该没有这种说法。。。

lf(耶溪小築)Jedi:
黑色的是内脏吧@cj.陈见.aa

陈见:
不是,黑色的边边,内脏应该不是那个部位。

未语丶有声:
潮州生蚝,也是网购?

陈见:
嗯,离我这里很近
很快送到。

Newton:
@aa.施生.00 这个是臆测的,并没有查😂

施宏建:
据我以前在pubmed上查资料表明,
生蚝体内的铜,80%以上都是以[铜蓝蛋白]的形式存在。
属于有机化合物[铜复合物]

Newton:
原来10mg左右的铜,大多以铜蓝蛋白的形式存在,生蚝的合成能力真强!

2020年6月4日
Newton:
[图片]
Newton:
印象深刻,牡蛎如同补剂

陈见:
如果天天吃一斤,会不会过量?

Newton:

  1. 生蚝营养不全面,要留着肚子吃蛋,以及藻类、肉/鱼、内脏;
  2. 另外,我目前没有看到铜蓝蛋白形式的铜会产生剂量依赖的说法。

陈见:
生蚝水很多,无论怎么做,都要脱一大堆水。。。

未语丶有声:
正好中午生蚝+蛋+秋刀鱼

未语丶有声:
还有紫菜

Newton:
另外,铜蓝蛋白分子量在12万~16万,其中只有6~7个铜原子,因此,即便100g牡蛎可食部中含有1g铜蓝蛋白(要知道,牡蛎可食部的蛋白含量本来就只有6%~10%,拿出1g铜蓝蛋白,已经相当逆天了), 其中也只有3mg左右的铜——据此推测,铜含量极高的广东生蚝、法国生蚝,只有少部分铜,以铜蓝蛋白的形式存在,其他都以其他形式存在。
人体对Cu2+、Cu+的耐受能力,似乎并不高。

Newton:
血液铜离子浓度,超过10mg/L,就已经是危险剂量了,或许,广东生蚝,不宜一次吃超过200g?

Newton:
番外:铜蓝蛋白结构中,含有唾液酸。

陈见:
不是,这里牡蛎跟生蚝区不区分了?

陈见:
你这样说我很害怕[捂脸],因为最近天天1斤广东牡蛎。

Newton:
@cj.陈见.aa 生蚝不是胆碱、叶酸的充足来源,别用它把日常蛋白摄入填充满,需要留出至少4个标准鸡蛋的胃口。

Newton:
广东生蚝、法国生蚝,铜浓度过高;
其他牡蛎,铜浓度一般不超过10ppm

Newton:
图片里,广东蚝的裙边,确实比乳山生蚝的蓝。乳山生蚝,裙边是灰色、灰褐色或灰黄色的。

陈见:
关键是,吃了1斤生蚝肉(煮熟了会缩水,但我通常连汤一起吃完)之后,我还可以下蛋和肉啊。

陈见:
一斤的生蚝肉,还没把肚子填满。

陈见:
你这样说我就开始有点明白了,广东这边的牡蛎,黑边明显比连云港那边的多很多。

Newton:
广东生蚝、法国生蚝的铜、锌、维生素B12的数据,看起来像“补剂”——或许特殊养殖的生蚝,与肝脏、蝎子、鲑鱼肾一样,不适合作为大量摄入的“常规食物”。
⬆️个人观点。

陈见:
而且广东这边的牡蛎,不知道是时效性原因还是什么,哪个鲜味真的超过连云港的许多。

陈见:
连云港的,有一些,感觉有点苦涩。

陈见:
乳山的,比较远,还没有试过。

Newton:
这些,是普通生蚝照片,除了p7明显有偏深色的裙边外。
对比来看,广东生蚝,确实太蓝了。

陈见:
蓝得发黑。

陈见:
对比的时候,最开始就发现这点。

Newton:
谁可以检索到铜蓝蛋白的颜色?

Newton:
对照一下,或许可以看出区别,大致知道生蚝的蓝是不是离子态的铜、钴造成的。

Newton:
另外,谁能够检索到,食物中的铜,如果是铜离子的形式,吸收率如何;
铜蓝蛋白中的铜,最终是否依旧是以铜离子的形式吸收?
有了这些信息,就可以推测出,大量吃养殖生蚝,是否安全。
易楚认为最适合原始人的贝类是贻贝,乍一看,贻贝的锌含量,还不如大部分红肉,但考虑到牡蛎可能存在的过渡金属元素过量富集的问题,易楚的观点,似乎是最安全的。

Newton:
这应该是养殖环境和技术的问题,北部海域的牡蛎,春夏之际的淡季,与秋末冬初的肥美期的鲜嫩度,差距极大。

Newton:
对,北部生蚝/牡蛎,有些会比较苦涩,而且春夏之际,鲜、甜感不足。

施宏建:
@nt. 豹子. dd 建议,不要过度的主观推测。
搞不懂的地方,尽量先查资料……
1、铜蓝蛋白的分子量是xx,分子量的单位是[道尔顿],
而其中有6-7个铜原子。
↑道尔顿是代表分子量,与具体的重量无关,无法以分子量来推算重量。
2、人体对一切有机营养的吸收,都是存在一个[稳态]的。
比如,当人体内的铜蓝蛋白非常多时,吃再多富含铜蓝蛋白的食物,肠道都会很敏锐的降低对铜蓝蛋白的吸收率(以小分子肽的形式)

施宏建:
之前我查过牡蛎甜菜碱含量的文献,福建、广东、一代的海域生产的牡蛎,都比山东附近的好。
再查海洋水质与污染,山东半岛那一片海域,污染更严重一些……

陈见:
那就是果断买广东福建这边的啊。。。

陈见:
味道真的很鲜美。

一直都在狂奔:
乳山生蚝感觉海味不重。

施宏建:
仔细了解人体对
[大分子蛋白]
[小分子多肽]
[基础氨基酸]
的不同吸收效率,可以发现,
肠道对越高级、越复杂的物质,筛选与平衡做的越好。

越是基础的元素,越容易导致过量中毒(尤其是不含碳结构的无机物)

↑综上所述,动物体内的有机营养成分,基本都可以放心放心的吃。

陈见:
那就太好了😄

施宏建:
对于补剂来说,
比如
氨基酸螯合镁(有机镁)
远比
硫酸镁(无机镁)
更更更安全!

未语丶有声:
哇,谢谢施大的放心药、安心药。这下有方向了

施宏建:
就是把很多知识,从规律、原理层面彻底搞清楚了,
才决定只吃肉,不吃植物。
毕竟,肉里的营养,基本都是有机的,
尤其是重金属成分,
动物肉里面,有机的重金属再多,对人体想危害也有限(动物活着的时候,本身就会以甲基化来削弱体内重金属的毒性,人类吃掉以后,自身还会进一步的甲基化、继续削弱重金属毒性)
人类只需要以相对应的营养去拮抗、对冲就行。

而植物里的重金属,杀伤力太大了……

施宏建:
多吃b6、叶酸、b12、胆碱(甜菜碱),
能够提高生物体的甲基化,
不管是 鸡、鸭、猪、狗,还是人体。
高度的甲基化,都是削弱重金属毒性的一个重要方式。
↑这就是为什么有利于甲基化的营养会有"解毒"的功效。

曹佳会:
就是把很多知识,从规律、原理层面彻底搞清楚了
这句话很赞!

曹佳会:
外在经常说,吃素与一个人慈悲心有关。
西藏也有一句听起来有些相互矛盾的谚语:“怀着慈悲吃肉
请教施生怎么看待?吃素和慈悲心?

未语丶有声:
想想西藏的天葬和水葬

Atiwaly湉Ode:
再次谢施大,足够的研究和总结,为饮食设置了保护伞🌂 ,有这盏明灯,就不会迷路!

Atiwaly湉Ode:
印度的有些寺庙里,和尚是吃肉的!

施宏建:
中国的僧人,好像是从唐朝以后,才开始吃素的(经过灭佛运动以后,修改教规,以迎合当权者,谋求生存发展)
在那之前,僧人都是吃肉的。
(历史上不同的朝代,发起了4次灭佛运动)

日本的僧人,也是吃肉的。

曹佳会:
恩佛家饮食规律也是他们修行的工具,还有很多人总觉得杀生,讲因果轮回等。

施宏建:
总之,佛教的教规如何,与慈悲无关。
理性的看,那都是被逼的

包括西藏的喇嘛,
平时不允许吃肉,
有植物就尽量吃植物,
没植物可吃了,或者生病了,也是允许吃肉的。
↑在某个朝代以前,西藏的僧人,也是可以随便吃肉的,但是,被杀了很大一批,杀的只剩响应朝廷号召,主动去吃素的那一批。

Atiwaly湉Ode:
泰国和缅甸的僧人,糖尿病肥胖者居多,除少数习武的僧人外……

Newton:
谢谢施大的建议!
我算含量,确实是按道尔顿算的,1NˇA乘以道尔顿,就是1g(按1mmolCˇ12质量是12g的定义)。

Newton:
铜蓝蛋白分子量是12万~16万,铜的原子量约64,64x6/120,000=0.0032,也就是每克铜蓝蛋白仅有约3mg的铜。

Newton:
分子量与重量,虽然差一个阿伏加德罗常数,但是通过比例可以求,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02x10^23/mol。

Newton:
就是基于这个简单计算,我怀疑,深蓝色裙边的生蚝中的铜,以无机形态为主。
无机形态的铜,过量有害。
当然,综合考量,还是广东生蚝更优质。

施宏建:
如果非要以 分子量 来换算 质量(重量),
以前在机化学还是无机化学里,曾经记录下来个换算公式:

质量(g)=摩尔浓度(mol / L)体积(L)分子量(g / mol)

摩尔浓度和分子量,是同时变化的变量。
无法将 铜蓝蛋白 和 铜原子,混合性的对比

Newton:
这个逻辑是严密的呀,10mg铜,需要3g铜蓝蛋白来携带,这几乎占生蚝蛋白含量的半壁江山。
PubMed的80%的数据,有些可疑,或许只是铜含量在1mg/100g量级的普通牡蛎,不包括铜高度富集的生蚝。

Newton:
[铜原子量]和[铜蓝蛋白分子量]的比值,就是[铜蓝蛋白中的铜元素质量]和[铜蓝蛋白质量]的比值。
这个逻辑应该说得通~

施宏建:
@nt. 豹子. dd
那分别把 铜蓝蛋白 和 铜 的
[摩尔浓度]、[体积]、[分子量]
三个只指标都列一下,算一下。就知道了。

三个变量,你只拿[分子量]来计算比值,绝对会出错的。
摩尔浓度、体积,不考虑的吗?

Newton:
大致意思是,携带10mg的铜,需要3g的铜蓝蛋白,如果纯以铜蓝蛋白携带铜,似乎要占掉广东生蚝蛋白质的接近半壁江山。
但是,考虑到B12,本来就是用来解毒的,那就不用不敢吃生蚝了,生蚝,多多益善,可以作为饮食的主力军。

施宏建:
具体参考
[食品中铜含量的测定]
不同的测定方法,测量出来的数据也是不一样的。

施宏建:
食物营养里,测出来的铜,跟咱们讨论的[铜原子数量],[分子量]之类的,
在准确度上,可以说完全是两码事……

Newton:
学到了!

陈见:
潮州生蚝买起来。。。。

陈见:
试过那个牡蛎鸡蛋牛肉汤,用潮州牡蛎做出来的,鲜美度比用连云港的,真的高太多太多了。

Newton:
记住了,生蚝,买广东的!
话说,海虹,哪儿的好吃,哪儿的甜菜碱含量高,哪儿的砷含量低?

陈见:
还没对比过乳山的。

施宏建:
还有对于[摩尔质量]的理解。
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来计算宏观的物质,最好用的就是摩尔质量。
但是,摩尔质量的特性,是[整体性]的看待一切。
比如,
铜蓝蛋白(分子)的摩尔质量,指代的是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的6.02×1023个[铜蓝蛋白分子]
↑整体性的看待铜蓝蛋白,不能拆分。
而铜(原子)的摩尔质量,指代的是6.02×1023个[铜原子]的。
——
摩尔质量的基本特点:
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其摩尔质量也不同。
——
原子、分子、电子,都是不同的粒子。
理论上,不能以划等号的形式对比。
——
本人非物理学专业,以上只是个人理解,可能有错,仅供参考。

陈见:
怕快递到广东时间太久了。

星见:
在惠州,买过潮汕地区的生蚝,都是新鲜的前提下,比乳山那边的生蚝金属味更重

施宏建:
不知道有没有在山东的人,买些广东生蚝试试?
看看广东生蚝,快递到山东以后,再跟山东本地新鲜生蚝对比,
看哪个更好吃?
——
有点怀疑,在路上的快递时间,也会影响生蚝的口感。

陈见:
还是让我来试试乳山生蚝吧。。。。

星见:
我在威海的时候吃过完全新鲜的乳山生蚝

星见:
在广东吃的也是完全新鲜的

陈见:
@se.星见.aa 你感觉哪个更好吃?

星见:
乳山的

陈见:
那我试试乳山的。

陈见:
连云港的呢?

陈见:
可能连云港的是最难吃的吧?

星见:
不知道

Newton:
乳山是渤海沿线,生蚝产区;连云港黄海沿线,电商平台上更多的是海虹、蛤蜊、扇贝。

小希:
相对于沙甲扇贝,生蚝沙子更少一些,不用吐沙吐半天[捂脸]

小希:
不过大家吃的是完整带壳的还是冰冻一袋袋的?袋装去壳的是不是没有那么新鲜

施宏建:
@cc.小希.nt 冷鲜的那种纯牡蛎肉,是综合最优的。

Newton:
亲测,2℃,新鲜生蚝冷鲜10天左右,还是活的——刺激它时它会闭壳,而且闭壳肌力量十足。

未语丶有声:
@nt. 豹子. dd 还是直接买肉好 有壳麻烦

一直都在狂奔:
个人体验:乳山生蚝味道更淡,对比本地生蚝,少了那种海水的味道。

🦁喵喵🐾:
请问~牡蛎的最佳烹饪方法是什么?生食?蒸?煮?烤?如果生食、是不是寄生虫问题很大?

未语丶有声:
烤着应该最好吃

未语丶有声:
我是煎蛋。只放盐+黑胡椒粉

Newton:
大部分有配生蚝刀,不过还是会吃一嘴壳粉,关键是,跟它拧着来,把它都撕裂了,没法吃到完整的。

Newton:
话说蚝肉是怎么完整地取下来的?冻硬了再挖?

星见:
用生蚝刀切断他们的柱肌即可

一直都在狂奔:
我都洗干净带壳蒸,就是自己洗太累了,最近都直接买蚝肉

星见:
可以不用洗的

Newton:
可是那也要先开壳,开壳就拧断了

星见:
[Emm]那就直接蒸熟吧自己会开的

小希:
打算入手个炒锅,天天炖有点单调,不锈钢好还是铁的好

一直都在狂奔:
钛锅好

芳:
买过乳山生蚝,鲜,撬壳太麻烦,后来买大连的冷冻生蚝肉,味道大打折扣,但是还是比牡蛎罐头好不少。

旧时光:
这家生蚝还有另外一种贵一点的规格,不知道什么区别

施宏建:
看规格。
1、每500g,有40-50个
↑这种个头小
2、每500g,有30-40个
↑这种个头大
——
生蚝这东西,个头越大,活的越久,体内攒的矿物质和甜菜碱越多,营养足

杨不会:
重金属也多[撇嘴]

施宏建:
担心重金属的,吃小的,价格还便宜,性价比高

施宏建:
上次关于砷,只说了一半。
晚点把另一半整理出来

施宏建:
反倒是 大米、小麦之类的重金属,
严重的根本没法吃……

施宏建:
关于生蚝、海鱼、海藻之类的重金属风险,
我查过不少国内的文献。
我回头一点一点整理出来。
最终结论:只要官方没出手管控,基本都可以放心吃。

施宏建:
每一个海产品的产区,当地的监管部门,都会定期抽检当地的重金属,每年都要汇总写报告的

未语丶有声:
想起媒体报道的铬大米。今年湖南又出现了,报道被压了……

未语丶有声:
土壤污染严重到超出想象

陈见:
大米的砷好像严重到连”官方“都看不下去?

施宏建:
海洋对于重金属类的污染,是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的。
可以通过沉积到海底的方式开解决。

但是,陆地的土壤,对于人类短短的百年寿命来说,是没有自净能力的

施宏建:
@cj.陈见.aa 对的……
米面的污染,各地政府想严管,但是,管不了。
粮商(中字头)的利益网是通天的……

陈见:
真惨!孩子们还要吃饭,如果真的不给他们吃米饭,要用什么碳水来代替呢?

施宏建:
我有同学在杨凌给农业科研提供实验材料的。
杨凌很多优质农产品,都是直接送到高官的餐桌的。
按级别排序,吃放心粮。

行政级别不够高的,还享受不到食品安全方面的福利。

未语丶有声:
特供啊

旧时光:
不禁感叹:生活不易

施宏建:
不仅体制内搞特供,
北京的一些巨型商业公司,也在自己生活的范围内搞特供。
自己种植、养殖,自己公司内部消化。

北京某个跟农业相关的大学,
校领导都是吃自己学校种的

施宏建:
北京的一些官三代,活的聪明着呢。
吃米面,认产地。不是某个产地的根本不吃。
包括单位发福利,米面油,都是固定的(尤其是药食监管部门)。
有些体制内的聪明人,每天肉蛋吃的足足的,
能在单位吃放心粮,绝不回家自己买

施宏建:
包括网易的丁磊养猪。
很多人从利益的角度去解读,以为他是想圈地。
实际上,人家是真的想吃好猪肉。

施宏建:
如果翻翻国内养猪的相关文献,
估计真的了解过以后,大多数人都不敢吃随便买来的猪肉了。
只有大型→巨型企业饲养的猪才敢放心吃

陈见:
反而是大型→巨型企业饲养的猪才敢放心吃。。。。

星见:
从铁的角度看平时猪肉不吃就不吃吧

星见:
不过禽类会不会坑更多?

旧时光:
算算我也有一个多月没吃猪肉了😂最早生酮无知,每天烤猪五花吃

施宏建:
@se.星见.aa
鸡鸭的坑也特别多,翻养殖相关的文献,也是触目惊心😂

鸡还相对好一点,
鸡是大厂家规模化养殖了,
但是,鸭子,是小农户散养再收购的。
从营养来说,
鸭蛋 > 鸡蛋
从抗生素残留、病害来说,却是
鸭肉 > 鸡肉

旧时光:
我吃鸭子😂

星见:
嗯啊,想来也是

杨不会:
大厂的鸭子也不行吗

星见:
刚才说的重点就是大厂的会比较好

施宏建:
鸭子的养殖,只有全聚德之类的,
自产自销的企业是靠谱的,
专业商家,才会标准化生产

施宏建:
而其他的鸭子养殖企业,大多数都是:
xx县xx村禽类养殖合作社
就是我前面说的,
私人养殖,统一收购的模式

杨不会:
那鸭肉只能排鸡肉后面了

2020年6月7~10日
Newton:
蛋黄MUFA——45~50%
土鸡蛋蛋黄n-3——2.5~3.0%
蛋清无n-3检出

未语丶有声:
MUFA是什么

施宏建:
MUFA,是单不饱和脂肪。
比 PUFA(多不饱和脂肪)更稳定.
最稳定的,是FA(饱和脂肪)

Newton:
⬆️脂多糖构型——可见其构成中,糖远多于脂。
革兰氏阴性菌死亡,会释放出脂多糖。肠杆菌科,作为一般人肠道中革兰氏阴性菌的主体,又大多嗜糖。
高糖中脂,应该会比高脂中糖,产生更多的脂多糖。

施宏建:
生酮饮食能降低炎症的原理,
其中一部分,就是有减少肠道菌群,减少脂多糖入血促炎的原因。

大量的脂多糖冲击,也是肠漏的原因之一

陈见:
想来想去,高碳饮食的人,吃包含脂肪不好,吃不饱和脂肪也不好,真是太惨了。

施宏建:
归根结底,就是植物性的碳水不好。

施宏建:
只要把植物性的食材给断了,
如果不在意胖瘦问题。
一切肉食,都可以随便吃。

Newton:
如果追求利用训练后的肌细胞胰岛素敏感度红利期进行极限增肌,葡萄糖饮料还是可以接受的。
比如,15g葡萄糖饮料喝进去30分钟,绝大多数已经被小肠吸收,这时候开始吃一些骨头汤、贝类汁水等快分解蛋白/多肽/氨基酸类食物;然后再吃蛋、肉、鱼等慢分解蛋白类食物,可以极致增肌。

Atiwaly湉Ode: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AzMjQ0Nw==&mid=2650559958&idx=1&sn=ae2875d826f0baffc0be82350f6a1c75&chksm=87b14cc6b0c6c5d0f98d945fbbcd80f1f5bd5f0be79a4361bab2b9b237204f23d117e54c1962&mpshare=1&scene=1&srcid=&sharer_sharetime=1591618661738&sharer_shareid=d104a13073c18467d0f5255d550c601c#rd

Atiwaly湉Ode:
茶多酚的功效?

施宏建:
链接里这个,是对[肉制品]的影响。
比如,制作 火腿肠 时,才用的到。
茶多酚,就是可以当做工业化加工过程中的"添加剂"。
文章中的"乳化性能""保水性",都是食品工业里常用的词汇

Atiwaly湉Ode:
@aa.施生.00 原来是针对肉制品的影响。也就是说,对我们日常直接吃未加工羊肉的人来说,没有影响,那就放心了!

施宏建:
透明质酸,俗称【玻尿酸】,主要由 透明质酸合酶 产生。
该酶需要 镁 和 锰 的参与才能发挥活性。
阳光紫外线中的UVB照射,可以上调透明质酸合酶(HAS2、HAS3)的mRNA表达,促进人体自身透明质酸的产生。
黄体酮(孕酮、雌激素)也能激活HAS3的表达,提高自身透明质酸的产量。

施宏建:
总结一条公式:
透明质酸=镁+锰+晒太阳+黄体酮

施宏建:
人体一切需要大量水分存在的地方,都需要透明质酸的支持。
比如人眼中的 玻璃体,自身产生的透明质酸越多,玻璃体就更清澈,透亮

施宏建:
关节、滑囊、筋膜、血管壁、伤口愈合,都需要透明质酸的参与。
透明质酸过少,上述功能降低。

施宏建:
关于透明质酸,目前最容易被忽视的,是补锰。

Atiwaly湉Ode:
@aa.施生.00 透明质酸对人体至关重要,谢施大分享!补锰,除了多吃贝类和一些香料外,还有其他哪些途径可以更好补充呢?(不想吃补剂的话)

Newton:
查过,金桔的含量很高。估计猛富集在柑橘类果实的果皮中。

Newton:
11ug/100g,甚至比滩涂和海洋底层动物都要高。

Atiwaly湉Ode:
@nt. 豹子. dd 柑橘类……西柚可以吗?蛮喜欢那个的味道的。金桔很少见了吧

施宏建:
关键在于,食物里的锰,也有无机和有机的分别

施宏建:
动物体内的锰,一般是以氨基酸螯合的形式存在的。
好吸收,无毒。
植物体内的,就千奇百怪了……

Newton:
@ww.Simona.aa 因为食品营养是按“可食部”测定的,金桔比橙子、橘子、柠檬的锰,高出一个数量级,因此推测,柑橘类果皮的锰含量极高。

Newton:
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都富集在靠近滩涂与海床的海洋无脊椎动物,以及藻类里。

施宏建:
@ww.Simona.aa
锰含量最高的贝类,是[蛏子]
每100g含锰高达11mg。
(生活在泥滩里,金属富集)
牡蛎或者其他贝类,只有0.8-1.5mg之间

Newton:
铁也一样,血红素铁再怎么被diss,也是人体能直接利用的形态,远胜于亚铁离子。

施宏建:
100g紫菜,含锰4mg左右
海带、裙带菜,每100g也含1mg左右的锰

Newton:
刚才我把单位弄错了,是mg不是ug[捂脸]

施宏建:
能长期大量吃的高锰食物,
是牛肚、羊肚之类的。
——
吃火锅喜欢吃涮肚的人,大概都是在不知不觉的补锰

Atiwaly湉Ode:
还是以动物为主,蛋贝藻
为中心,肚子和肠也是爱吃的,即可以补锰还有利于修复肠道上皮细胞,太好了!

一直都在狂奔: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IwMDAyNA==&mid=2650180891&idx=1&sn=f3c120126f7c61345c86c28676225302&chksm=87014bacb076c2ba26267b9df65cd7a53755b6aebddfc35984a2063cc8f3d9bd30764998ba7f&mpshare=1&scene=1&srcid=&sharer_sharetime=1591788238809&sharer_shareid=84b874e5c62c051770e852172cb8a5ab#rd

施宏建:
功能医学的知识讲解能看,
整理的真好。

就是干预方案,
没法看。
一直吃着补剂,体检数据就很漂亮。
补剂一停,又打回原形😂

一直都在狂奔:
那就只取其精华

2020年6月11日
未语丶有声:
这里讲到断食,促进长寿原理是说可以减缓生长。我印象中断食一个是细胞自噬,相当于清理身体。第二个是促发生长激素。好像和这里的说法是两个方向

施宏建:
整个细胞彻底摧毁,再重新分化出来→这个会消耗端粒长度

细胞器级别的更新、更替(比如线粒体)→这个不会消耗端粒长度→延寿

未语丶有声:
彻底摧毁,是指超过24小时的断食吗?

未语丶有声:
但冯子新的研究显然是指48小时以上的断食能延寿

Newton:
超过48小时,只是“实验设定”,为了让效果显著。
比如,哺乳动物的受冷实验,一般都设定成低于13℃,30s以上。

Newton:
实际上,只要某部位感到寒冷,瞬间,就进入了“受冷”状态。

Newton:
即使只有一夜的空腹,也就达到了一定的自噬效果。

AKP💥 Just:
@dd.未语.aa 他只是举例,文中几个小时都是简单案例

未语丶有声:
你这个机器翻译的有点费解

AKP💥 Just:
不是具体方法,他另外写了长寿的书

AKP💥 Just:
他这个华裔说的英文比外国人说的难理解多了

AKP💥 Just:
费了好大劲

未语丶有声:
学院派吧

AKP💥 Just:
是的,他们俩都是医生对话,都是低碳水背景,很多东西只是他们俩心知肚明

未语丶有声:
不容易,辛苦你

AKP💥 Just:
现在刚刚把第三篇整完[流汗]

AKP💥 Just:
谈多囊,完全不懂的

AKP💥 Just:
他说的好像很简单,和糖尿病一样,是胰岛素多了导致卵巢功能失调

AKP💥 Just:
http://akp.han66.com/akp/%E5%86%AF%E5%AD%90%E6%96%B0

施宏建:
图片中,正方形方框为所含营养最多的第1、2名

施宏建:
椭圆形框选的部分,是该营养含量垫底的选手

Newton:
三倍体,锰、铁,损失太大了

施宏建:
还有这张图。汕头牡蛎,太猛了!无敌!

施宏建:
牡蛎里面的鲜、甜味道,全是这张图里的内容↑

Newton:
甜菜碱,呈现往北递增的规律

Newton:
有门道了!符合今天品出来的感觉——广东生蚝,鲜、甜、金属质感,都碾压山东生蚝!

陈见:
难怪我一吃就说太鲜美了。。。。

陈见:
煮熟了都觉得比我之前其他地方买的更鲜美。

施宏建:
仔细一看乳山三倍体。三倍体的甜菜碱,比普通的乳山蚝高一大截

施宏建:
增肌或者减脂的人,需要多吃甜菜碱,效率更高

施宏建:
想强化补充哪一种营养,就针对性的吃某个产地的牡蛎就行了。

2020年6月15日
施宏建:
脑脊液,会在睡眠以后进入大脑当中清理有毒有害的成份,包括让人昏昏欲睡的腺苷,
还包括让人产生各种脑病的有害蛋白质。
脑脊液进出是否通畅,就是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

1、不用枕头,侧着睡,脑脊液进出最通畅。
呼吸,也最通畅,综合最佳。
2、面朝天,躺在枕头上睡。
枕头一高,脑脊液进出会受阻,较次。
对于一些过度肥胖的人群,也容易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3、面朝下,埋在枕头里睡。
不仅脑脊液进出受阻,连呼吸也受阻,综合最差。

星见:
侧睡时,如果枕头的高度刚刚好会让人躺上去的瞬间就想闭上眼睛,很有困意。

星见:
不然就是太高或者太低了,可以试试用衣服被子折一个枕头找找高度

lf(耶溪小築)Jedi:
[图片]
lf(耶溪小築)Jedi:
蛋白质还是应该足

施宏建:
身体有
生长、发育、修复、
等需求的时候,就需要足够的蛋白质。
缺乏蛋白质,上述3个行为就会减缓(变慢)

lf(耶溪小築)Jedi:
那么每天蛋白质的摄入标准究竟是多少呢?

蛋白质而言:体重(KG)2(以克为单位):比如我72KG 每天就需要722=144克蛋白质的补充!

lf(耶溪小築)Jedi:
@aa.施生.00 施大这个标准是否正确?

lf(耶溪小築)Jedi:
5.2蛋白质过量
动物蛋白质摄入增多,多余蛋白质的分解排出加重了肾脏的负担;过多的动物蛋白质摄入会导致骨骼中钙质的流失,易造成骨质疏松。

未语丶有声:
没有那么死板的

施宏建:
一切碎片化的信息,
都只是[有限]的适用。

在a情况下是对的。
在b情况下可能就不对了

初级的生酮→调碳水
中级的生酮→调脂肪
高级的生酮→调蛋白质
终极的生酮→调酶(基因表达)

施宏建:
蛋白质要吃多少,得系统性的分析,系统性的调整。

同样是170cm,体重60kg的人,
男性和女性,
对蛋白质的需求肯定不一样。

运动和不运动,
需求肯定不一样

刚做完大手术的,和健健康康没毛病的,
需求肯定不一样

就怕生搬硬套,刻舟求剑

施宏建:
对于大多数人,
1.2-1.5是一个档次
1.8-2.0又是另一个档次
对特殊需求的人群来说,
0.8 或者 2.5,是两个不同的界限

lf(耶溪小築)Jedi:
明白,应该灵活分析运用

施宏建:
整个人体,每一分,每一毫,都是需要蛋白质的。
包括每天不断生长的头发,指甲,皮肤表层脱落的皮屑。
全部都是要各种氨基酸来组成的

施宏建:
计算蛋白质需求量的时候,因为以目前的科学发展,还无法精确计算。
只能根据自己的用途不同。,大致的去估算。

Newton:
明了!

施宏建:
比如需要健身增肌的人,根据自己的肌肉量的需求去计算。
而需要整体健康的人,以体重为标准来计算,是相对合理的

施宏建:
那些无法进食的人,
在考虑肠外营养时,就不以蛋白质来计算了。
直接计算必须氨基酸

施宏建:
↑以上都是不同的认知层次,看待问题的角度差异

杨不会:
怎么才能买到天然矿泉水

施宏建:
喝最便宜的纯净水就行了。
人体主要是需要额外摄入H2O来参与各种代谢活动。

水里的矿物质,有没有都无所谓。
一般都靠食物(肉类)来获取有机结合形式的矿物质

🦁喵喵🐾:
那么请问施大,以上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只要水里的H2O的含量高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矿物质的含量、则不需要多做参考?

比如镁含量,钠含量,钙含量等等,都不需要考虑了~?

未语丶有声:
镁钠钙肯定不能主要靠从饮用水里摄取

施宏建:
@ee.N.aa 是的,基本不需要考虑。
就算猛喝10000g的水。
里面所含的矿物质,也不如100g贝或者蛋黄 来的多。

🦁喵喵🐾:
这里向施大正式提出一个疑问:关于纯肉饮食者B12超标的问题~

  1. B12超标在生酮纯肉饮食者里面是常见现象吗?
  2. 这种超标是否会持续出现,并且继续偏高,还是说日后会慢慢下降?
  3. 偏高所带来,或者说所引起的“利”或“不利”因素各有哪些~?

提前多谢施大辛苦解答~![抱拳]

Newton:
一点点思考

  1. 叶酸与B12协同作用,增加叶酸可以增加B12耐受阈值。所以多吃蛋黄或许可以避免B12超标。
  2. 增加甲基化,可以消耗更多B12,增加甲基化的方式包括——增加游离的无机锰、铁、铜、锌离子;核酸的加工;蛋白质中精氨酸、赖氨酸的修饰。
    海产品虽然B12含量高,但锰铁铜锌同样(更加)含量不菲;红肉B12含量不很高,但锌、铁含量高。
    同时,多摄入促进合成代谢的营养素(碘、各种氨基酸),提高合成代谢,在生物质积累(蛋白质的修饰)和细胞分裂(核酸的加工)时,甲基化过程大大开启,会极大地消耗B12。
  3. 蛋氨酸+半胱氨酸代谢,也会占用并消耗B12。

猜测:
叶酸;锰、铁、铜、锌离子;碘;赖氨酸、精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充足——B12不容易超标

施宏建:
@ee.N.aa
b12超标,重点在于具体数值是多少?
1、纯肉,要看吃的是什么肉。
如果长期大量只吃牛肉,
摄入的b12较多,但是,
同时摄入的b6和叶酸不足。
三者无法发挥协同作用(参与甲基化、DNA合成,RNA合成),就会导致b12多余出来,体检指标就升高。
2、具体的指标,国内的正常标准 上限是516-590pmol
一般来说,不超过上限的1.5倍,都问题不大。
如果体检数据高到正常上限的2倍,比如1200,1500。
这样一般都是病理性的,需要考虑相关的疾病风险,比如肿瘤、白血病、感染等等

施宏建:
↑感染导致的b12升高比较多见

2020年6月17~18日
未语丶有声:
生物学应用:
进化论的耗能最小原理

生物除了适应性这个原则之外,还要厉行节约能量、体积、器官数量。

北方生物的特点,都是为了减少单位表皮上的散热。因为北方比南方寒冷,谁能更好地保温,谁就能在北方存活。

(表面积与三维生物的半径平方正比,体积与半径立方正比。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散热越慢。)

蟑螂能够扩散到全球,是因为它们占据了一种特殊的生态位:不挑食,什么都吃;不挑环境,什么样的肮脏环境都接受;体型很小,不仅吃得少,还易于被携带和躲藏;动物中常见的勇猛和骄傲对它们来说是成本很高的累赘。

蟑螂把生存成本压缩到极低程度,以至于没有生物在这个生态位上和它竞争,成为世界上最适应环境的甲壳动物。

节约能量和扩大收益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最重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差额。新增器官可能消耗更大能量,但也能带来更大收益;同样的收益,你能节约能量,你就获得生存优势。

大自然不做无用功,进化论亦如是。

—由此想到人类。比如,Hiit与tabata应为收益最大化的运动方式;高营养密度的一日一餐则是节约能量和扩大收益差值最大化的饮食方式。

未语丶有声:
而蛋贝藻饮食体系就是高营养密度饮食的代表

未语丶有声:
不饿不吃,完美地契合了“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施宏建:
经过3天的睡眠测试。
在努力维持侧躺着睡的情况下,
睡眠所需的总时长,明显缩短。
睡眠所需的总时长,平均减少0.5-1h左右

Newton:
施大现在每天睡多久?侧卧嘛?

施宏建:
周一,睡了8h左右
周二,睡了8.5h左右
周三,睡了7.5h左右
今天周四,睡了6h左右,
都是自然醒。
4天侧睡,平均为7.5h
——
曾经的睡眠数据统计,平均每天睡8-8.8h。
睡得早,2点前睡,大概率8h。
熬夜到2点以后睡,就容易变成8.8h

施宏建:
身体对睡姿好像也存在一个适应性问题。
昨晚发现侧着睡的技巧了
侧睡的时候,背靠着墙,更舒服

施宏建:
意外发现了枕头的正确用法。
枕头适合侧睡的时候拿来垫在脸下面

未语丶有声:
之前有专门文章讲这个的。枕头垫在侧腰,竖直脊柱

施宏建:
把手掌放在脸下面,垫着睡,也挺舒服

施宏建:
回头专门找找关于侧睡的书籍或者文献,
没想到能使睡眠所需的总时长缩短。
每天减少1h,一年就是多出365h
按照人均寿命80+来说,余生还能多出18000h的可支配时间。
一个人,一天的可支配时间,也就15-16h而已。

Atiwaly湉Ode:
@aa.施生.00 侧卧更有利于健康吗?从小习惯平躺大字形睡觉,睡着了就不大清楚姿势了。体会:抱枕放在膝盖窝下面可以完全释放腰部压力,很快入睡。

Atiwaly湉Ode:
喜欢不枕枕头

灵兰:
对对对,我这几天睡眠也减少,今早一看最短,才5小时54分

施宏建:
以前研究睡眠相关的数据,理论上说,睡眠效率足够高的话,每天只需要6小时左右的睡眠就足够了

施宏建:
在自然醒的前提下,
睡醒后感觉精力和体力完全恢复,
并且时间越接近6小时,就越好

Atiwaly湉Ode:
@aa.施生.00 长期平躺睡姿有什么健康隐患吗?需要改变睡姿吗?

施宏建:
@ww.Simona.aa
对成年人没有太大的隐患。
对发育期的婴儿,会影响头骨的发育。
对儿童的影响,主要来自枕头,枕头如果把脑袋抬高,会影响五官发育(口鼻部分)

枕头特别高的人,更容易出现口呼吸

Newton:
东非人往往大脑枕叶发达,可以看看他们是不是有让婴幼儿侧卧的传统

一直都在狂奔:
成年人需要定期驱虫吗

施宏建:
成年人,如果不吃生食,不喝生水。
一两年吃一次肠虫清就行了。

AKP💥 Just:
原食大神马克西森去年底谈可颂和硬脂酸

施宏建:
[发呆]他们在疯狂补充硬脂酸的时候,都不考虑吸收率的差异的么?

AKP💥 Just:
怎么判断吸收率

施宏建:
动物性来源的硬脂酸,大部分都分布在甘油三酯的脂肪位上,
是直接切割下来吸收进人体并利用起来的。

施宏建:
而植物性的,大部分都生长在α或者γ位上

施宏建:
就是多少的问题。

施宏建:
打个比方:
动物性的脂肪里面,β位的脂肪酸占了80%,
那这80%都能被高效吸收。
剩余吸收不了的那20%,就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与钙之类的东西结合,通过粪便排出去(容易导致便秘)

施宏建:
而植物里,β位可能只有40%,
多余出来的α位、γ位的废弃脂肪酸就得排出体外

施宏建:
↑这就是脂肪酸在吸收率方面的本质差异

施宏建:
具体参考"奶粉"的吸收率差异。
添加 sn-2棕榈酸 的奶粉,吸收率可高达95%
添加 sn-1或者sn-3棕榈酸的奶粉,吸收率差,还阻碍钙吸收,还容易导致便秘

施宏建:
α位、γ位的脂肪酸吃太多,还会抑制胆固醇的消化吸收。
导致胆固醇指标降低。
↑植物油就是靠这一点,来达到"改善"血脂中的 高低密度脂蛋白 指标的效果

未语丶有声:
80年代的营养学里,就是主张吃植物油来改善

施宏建:
在大量吃植物油的情况下,
高低密度脂蛋白虽然降低了,
但是,
甘油三酯会升高

施宏建:
甘油三酯 这个指标升高,就是因为 血液里有很多难以吸收的脂类←往往来自于植物油

未语丶有声:
我刚大学毕业那年,天天食堂+外食,体检时人瘦成筷子,但甘油三酯高。当时不懂,还怪老板用猪油炒菜。。。

施宏建:
有个人,去年生酮,私聊咨询瘦龙吃什么油比较好。
瘦龙给她推荐"橄榄油",
结果,吃了一年橄榄油,
血脂指标高到4.9左右

未语丶有声:
橄榄油,深深觉得只能当极低比例的替代品,比如烤肉的时候刷一点,喷一点

施宏建:
后来,在其他群里,看到别人转发的我的言论,改吃动物油。
吃了几个月动物油,甘油三酯指标降回0.8

未语丶有声:
把猪油牛油一直吃下去

施宏建:
吃 橄榄油1年的血脂指标↑

未语丶有声:
哇,全面偏 高

未语丶有声:
估计是劣质橄榄油吧

施宏建:
越高越好的高密度,没能高起来
不该高起来的甘油三酯,高破天际。
甘油三酯的正常上限,才1.7左右

施宏建:
吃的还是瘦龙卖的"高级橄榄油"。😂

未语丶有声:
哈哈哈,进口货

Newton:
原来单、双脂肪酸甘油酯占比这么高

Newton:
浪费这么严重,那把脂肪统一按9kcal/g计算,似乎有点偏颇——吃进去1g甘油三酯,真正吸收的,可能只有7~8kcal。

一直都在狂奔:
如果非生酮饮食,适量橄榄油是否可取?家里老人无法叫他们戒碳水,只能尽量建议少吃。

Newton:
更要命的是,很多人以椰子油为主要脂肪来源,而月桂酸甘油三酯的热量只有6.8kcal/g。这些人,真的吃足基础代谢了吗?

Newton:
油酸可取,因为它尽可能避免了脂多糖。
橄榄油似乎没有猪油可取。

Newton:
如果老人是低脂饮食,则应该把仅有的脂肪量尽可能多地分配给蛋黄了。

施宏建:
在体检数据中,我亲眼看过的一个甘油三酯指标最高的选手,
是一位北京的国企大佬。
曾经是坚定的素食者,
吃的最贵的橄榄油,蔬菜也是贵贵的有机绿色蔬菜。
日常,
橄榄油拌个蔬菜沙拉,是常态了。
结果,不知不觉,甘油三酯就到了5.3😂

一直都在狂奔:
很多素食的瘦子都是甘油三酯高[囧]

施宏建:
有钱,有权,也躲不开饮食健康方面的坑。

Newton:
内源性胆固醇还真不够用

施宏建:
按照权威专家说的,完全素食了,也免不了甘油三酯升高

Newton:
载脂蛋白缺乏,救不了了

杨不会:
生边有两个搞素食的,都是富n代

施宏建:
搞素食的好处是:
客户的接受度极高,不用教育客户,上手就能赚钱

未语丶有声:
素食给人一种清心gua欲与众不同超凡脱俗修仙范儿

Atiwaly湉Ode:
总是拿素食与慈善联系起来,好像活在众生之上,还可以善终……之类的各种洗脑

Newton:
可能人们主要还是被胆固醇和吃肉上火的理论吓怕了

2020年6月22~23日
Newton:
结论挺震惊的。
如果不忽略各组数据的差异,无蛋白组,甚至比低蛋白组的状况还要略微好一些——这是不是与无蛋白带来的高强度自噬所涉及的蛋白回收利用有关?

Newton:
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42303972?url=%2Fpapers%2Fread%2F1042303972&kf=yilan&from=singlemessage

施宏建:
@nt. 豹子. dd
换个角度看文献,结论就是:
蛋白质摄入量的高低,调节着运动状态下的肌肉合成效率

Newton:
无运动,不增肌;而运动的效果,又是“吃”出来的

未语丶有声:
无无氧,不增快肌;无有氧,不增慢肌

未语丶有声:
增肌的前提则是饮食

灵兰:
有氧还是要坚持下去

Newton:
这篇文章刚刚指出,增肌的前提是训练😂

lf(耶溪小築)Jedi:
长时间的有氧会导致肠漏,不知短时间的会不会有效果@nt. 豹子. dd

Newton:
由训练造成肌原纤维的撕裂→启动修复机制→超量修复→增肌

Newton:
不知道啦😂

一直都在狂奔:
增肌这件事,吃和睡都是排在练之前

灵兰:
每天有氧不超30分钟,提高一下心肺。短时间不会造成肠漏

Atiwaly湉Ode:
吃是王炸

未语丶有声:
从线粒体的分裂、融合、以及自噬来说。
1、有氧运动超过1h,会增加线粒体功能障碍。
2、无氧运动超过30min,会增加线粒体功能障碍。
3、HIIT之类的间歇性训练,每天控制在3分钟以内,对大多数人的线粒体是最好的…

未语丶有声:
我今天跑了70分钟[捂脸]

尚好的青春:
可是总感觉3分钟的tabata作用不大

灵兰:
+1

未语丶有声:
我也有同感

未语丶有声:
说到尿酮,本来教练说,跑后测如果比跑前深,说明跑时燃脂了。
我昨天4点吃完一餐。今早晨尿紫色很深,跑完后30分钟再测反而浅了。这是什么情况?

灵兰:
说明运动后酮体利用率高了,随尿液排出的减少了。

未语丶有声:
教练说,说明跑的时候没有燃脂

未语丶有声:
他说跑前深紫是饮食引起的

灵兰:
@dd.未语.aa 早晨空腹肯定是生酮状态,跑步是燃脂的,燃更多脂。

尚好的青春:
@dd.未语.aa 灵兰说的对

尚好的青春:
身体运用酮体多,尿液里流出的酮体就会变少

未语丶有声:
[图片]
灵兰:
测血酮

Newton:
理解那篇文章就知道,训练是增肌的启动因素。
微观上,就是肌原纤维受到了充分的撕扯,开启修复机制,最终实现超量恢复。

Newton:
练好,吃好,睡不好,增肌慢,增肌少;
练好,睡好,不吃蛋白,增肌少;
不练,不增肌。

Newton:
应该是在用酮,用酮比生酮快,酮体就少了。
还有可能是你补水了。

Newton:
运动后的高耗能效应,用来代谢废物、修复组织。

未语丶有声:
@nt. 豹子. dd 一滴水也没有喝

未语丶有声:
跑完不饿,到现在也不饿。下午才吃饭

Newton:
应该是用掉了,生酮的速率赶不上酮体进入组织细胞的速率,血酮就会下降(跑前测,可能紫到发黑)

Newton:
生物钟就是下午吃饭,早上再怎么运动也不会饿😂

未语丶有声:
确实紫得发黑(那张照片是马上测的,隔了一分钟后,更深了

一直都在狂奔:
tabata 间歇训练的消耗不只是在运动时间内,而是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都能拉高代谢。过氧消耗(EPOC)可以了解一下。

Newton:
关键是,无氧,爽啊;有氧,一般人不容易找到快感,索然无味

Newton:
坚持有氧的基本都是真爱,如果功利心比较强,求瘦心切又怕枯燥,那就HIIT、tabata

未语丶有声:
总有解决办法

施宏建:
做hiit、tabata训练,最重要的是[全力以赴][提高心率]。
专业的顶级运动员,
如果全力以赴的做tabata,4分钟的疯狂爆发运动,也能累个半死。
↑感觉没啥效果,练的很轻松的,回忆一下,自己到底练没练对(没有认真研究过tabata的人,大多都把它做成了热身运动)

施宏建:
@dd.未语.aa 从截图和你搬运的教练言论来看,好像你教练对肌纤维或者相关代谢,研究的都不是很深入

施宏建:
比如这句话。
里面反映出的就是对[肌纤维的分类与功能]的认知不太清晰。

施宏建:
慢肌≈红色肌纤维≈最多的线粒体+最多的耗氧→以有氧供能为主,也可以进行少量的无氧供能

未语丶有声:
这段话极对。之前有专业人士专门谈过此问题

施宏建:
↑以上类似于:80%线粒体有氧供能+20%无氧糖酵解
——
快肌≈白色肌纤维≈线粒体含量较少+耗氧较少≈无氧为主,有氧为辅(类似于80%无氧糖酵解+20%的线粒体有氧供能)

未语丶有声:
这个是教练说过的 没有问题

未语丶有声:
凡事肯定都非绝对,快慢之间分野并非那么分明

Newton:
还有中间型肌纤维(IIa),竞技的中长跑最依赖的就是这种肌纤维;以及可以进一步分化的储备型肌纤维(IIx)

未语丶有声:

未语丶有声:
可以转化

Newton:
其实这些分类也比较模糊,而且后天训练也可以促使肌纤维中线粒体密度发生变化(尤其是0~6岁与12~18岁这两个高速生长阶段的训练)

未语丶有声:
小孩子,12岁以下,慢肌多

施宏建:
走线粒体有氧供能,还是糖酵解的无氧供能,
跟具体的肌纤维分型有关,
肌纤维分为 i型,ii型(iia,iib,iic……iix)每种细分类型,还完全不一样(线粒体和功能差异比较大)
科普工作者,为了科普方便,才简单通俗的对外描述为快肌、慢肌,以便非专业认识的理解。(就像基因相关科普,粗略的将基因分为 正常的、异常突变的)

肌纤维iia,
是将肌糖原变成atp供能(供能时的加工步骤多,产atp不是最快的,但是胜在依托糖原储备粮,续航强)
肌纤维iib,
是直接燃烧储备的atp供能(人体的atp储备极少,只够几秒钟的爆发,用到这种肌纤维的运动,爆发力强,持久差)

Newton:
爆发力运动发展的黄金时段就是12~15岁,因为这个阶段青少年的体型已经与成年接近,但肌纤维类型的可塑性还很高。
幼儿的肌纤维,以中间型和储备型为主,而且他们以有氧供能为主,磷酸肌酸功能系统尚未发育健全,所以我们常常有“小孩子力气不大,但不会累”的感觉

Newton:
IIb也用磷酸肌酸(CP)供能系统。
ATP全力收缩只能用一两秒,CP可以支持10~20秒全力奔跑。

施宏建:
人体在运动发力时,并非单一的使用某种肌纤维。
往往都是,n种肌纤维同时使用。只是顺序有区别。

比如,刚动起来,先用iib,最先供能。
动作启动了以后,i型纤维开始氧化供能,然后iib就可以休息了。再接着,需要爆发力的时候,iia上来顶住。
等某个动作,iia也顶不住了,iib再来撑几秒

Newton:
对,响应时间和倚重程度的区别

施宏建:
打个比方,各种不同的肌纤维类型,
就像是 小明、小李、张三、李四,组团在厨房里做事情。
分工不同,干活儿的顺序也不同。

施宏建:
@dd.未语.aa
从教练的对话来看,
教练是将[有氧][无氧],分开看待的。
他将饮食燃脂、运动燃脂,也分开看待。
↑实际上,只要是燃脂,都是要通过线粒体的有氧β氧化,
不管运动还是饮食,本质上没区别的

施宏建:
运动,只是调动的肌肉频率高,速度快。更多的耗氧、耗能。(假设是每小时160%的消耗)

平时生活、走路、坐着,甚至躺着,肌纤维也在时时刻刻的耗氧、耗能(可能是每小时10%的消耗)

施宏建:
再说说运动与尿酮检测的关系

施宏建:
血酮检测,与尿酮检测,是有差异的。
尿酮变化,比血酮变化,慢了6-8h

施宏建:
早上8点睡醒时的尿酮数据,可能是昨晚半夜2点产生的[多余]的酮体,多余的酮体在体内随着血液循环转悠了半天也没地方可以用,就随着尿液排出

施宏建:
血酮指标,是准确度更高的。
开始产酮以后,一般5-15分钟就能检测到指标的变化。
换成运动消耗酮体,也是运动5-15分钟就能以检测血酮来发现指标的快速减少

Newton:
即时性[机智]

Newton:
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输尿管→膀胱→尿道这条路径,看似很快就能走完,原来还是延迟了6~8小时

未语丶有声:
早知道早上测血酮了

未语丶有声:
运动完再扎一次,就更准了

施宏建:
@nt. 豹子. dd 要是坐过火车或者飞机,回忆一下上面卖货的乘务员

Newton:
哦!等一车货被买了一半的时候,他们已经转悠好几圈了!

施宏建:
对。实在卖不掉的,最后才会被扔回库房去(人体是排出体外去,

Newton:
血酮一直在循环,慢慢地渗透到尿液中

Newton:
血液不断给组织细胞推销酮体也是这样😂

施宏建:
当尿酮数据很高的时候,
一般血酮指标就已经很高了(高到溢出,身体将溢出的部分通过撒尿排出去)

未语丶有声:
晨尿真是太深了,我当时就很担忧:跑完要么变浅,要么仍然深到无法判断。那么教练就会没办法帮我分析数据了

施宏建:
至于血酮达到哪个指标算溢出,哪个指标没溢出,就是身体各组织对酮体的利用率的差异了。
↑新手酮体利用率低,经常尿酮高(溢出的多,浪费的多)
老手酮体利用率高,尿酮逐渐变低,直到跟高碳水的人没区别(益出少,产销平衡,没浪费)

施宏建:
@dd.未语.aa
跑完休息15分钟,再扎手指就行了

Newton:
容易理解:上游有了洪峰,下游泄洪,下游峰值肯定比上游延迟,而且变化要平缓地多。
血液就像上游的水库,尿液就像泄洪河道。

施宏建:
这比喻更形象

未语丶有声:
[图片]
未语丶有声:
@aa.施生.00 @nt. 豹子. dd 听君一席话,恍然大悟时

Newton:
谢谢

未语丶有声:
感觉自己在此群大赚呀!!

一直都在狂奔:
主要是提了个好问题

施宏建:
主要是提了个好问题

未语丶有声:
知识不够,问题来凑;
幸得施豹,免于犯愁。

施宏建: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A1Njg2MA==&mid=2652004009&idx=1&sn=889047539ec79348ed44ceb563e7a035&chksm=bd6b615a8a1ce84c9ce42a3dc6fb423bd7d355d50f4c9f07054209f2eeaefc485f8022d78720&mpshare=1&scene=1&srcid=&sharer_sharetime=1592894422204&sharer_shareid=6614a221d6ff28e301ffc1ebd0b07002#rd

施宏建:
这个血液稀释抗衰老的观点有意思。
通过饮食影响,多喝水+饮食大量摄入钾、钠,就能达到稀释血液的效果

2020年6月28~29日
杨不会:
今日思考:一个行业的头部玩家花了1个亿做的事,是不是就真的专业和正确,不一定

自己做出了行业最好的营销文案,头部竞品花了超过1个亿的投放文案,我第一次见到就觉得垃圾,后来的数据证明我是对的。

越来越觉得很多事情就像其文案,就是有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

现实是,那么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几千万人甚至几亿人就是没有捅破,还是在几百年间都没捅破

比如马蹬,秦朝时期骑兵就很厉害了,但是当时骑马是没有马蹬的,直到晋朝,马蹬才发明出来

马蹄跌也是一样,有了马蹄跌,马的价值极大提升了,都说中国人聪明,其实马蹄铁是霍去病打通了丝绸之路从国外穿进来的,骑了几百年的马,马蹬和马蹄跌这种很简单的东西就是没有发明出来,

我的启发是 交流 特别有必要,创新来自于交流

困惑是为什么那么简单的东西就是没人发现呢,而且是在几百年间几千万人都没发现?

施宏建: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一个[复杂性系统]当中。
复杂性系统的背后,是一层又一层的[网络]。
而网络的结构特征,是[节点](交叉点)。
能导致某个领域突飞猛进的[窗户纸],就是一个节点。
发现节点,一般没啥用。
走过那个节点,发现了这个节点所关联的2个以上的新方向,才是节点的价值所在。

施宏建:
就像 搞电动汽车、可回收火箭的某位猛人。
他所运用的知识,都是前人早就探索出来的。
他只是,重点关注了某个节点,
以重组、重排的方式,在那个节点上,拓展出了新的分支。
类似于,
在游戏里玩出新的支线剧情。

杨不会:
很多技术和发明出来了,也不一定就会“火”【普及】,这些需要外部条件,也就是俗称的时运

这是我的理解

施宏建:
以头脑风暴的模式,
经常画思维导图,就可以发现一个若隐若现的规律:

孤立的一个好主意(新发现),大概率是没有太大用处的。

2个关联的元素,就有了一定的参价值了。

3个关联的元素,就明确的有用了。

能直接关联并入现有系统(体系,网络)中去的元素,才是有巨大价值的。

星见:
@aa.施生.00 你说的内容很有画面感

星见:
读一遍马上get到了

施宏建:
补充亚精胺,
1、吃植物,高温加热23-25℃,就会破坏 亚精胺 。坑。
2、吃动物,要吃新鲜的,还是尽量生吃才好
3、吃够亚精胺所需的原材料:精氨酸+蛋氨酸,靠人体内源性合成即可。
亚精胺内源性合成的效率关键在于提高相关的基因表达,通过某些营养调控,可以改善:
二氧化碳,+352%
铜,+230%
钙,+200%
另外,钾、镁、钠充裕,各自都能+20%

施宏建:
人体内,内源性合成的亚精胺的减少,会导致人体衰老。
从亚精胺的角度来说,
调控上述因素,可以延缓衰老。
最令我意外的,是[二氧化碳]这个东西。
越来越觉得,呼吸的时候,学会憋气很重要……

施宏建:
能延缓衰老的运动,往往都对心率指标有要求。
而心率提高的同时,往往导致体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施宏建:
亚精胺→二氧化碳→呼吸
仿佛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未语丶有声:
原来如此。看来学习呼吸太重要了

未语丶有声:
优悦农庄 初生蛋,开窝蛋营养价值较高,有“聪明鸡蛋”🐔之美称。
蛋白质、卵磷脂含量初生蛋个头小[嘿哈]均要超出普通鸡蛋,高营养鸡蛋来了快来拼单哟,1盒12.99元30个

未语丶有声:
@aa.施生.00 鸡蛋有此讲究吗?

未语丶有声:
明白了。没有背景的交代,这个产品就无法比较。

未语丶有声:
憋气,高强度间歇,无氧冲刺跑跳

未语丶有声:
这就跟头胎和二胎三胎一样吧?感觉二胎三胎更聪明些

施宏建:
人和鸡不一样。
人在生育头胎的时候,没经验,营养没搞好。
生二胎,就会加强营养。

而鸡生蛋,营养供应是恒定的,生的越多,营养亏空越多。

未语丶有声:
哈哈,说得对

未语丶有声:
我去买点这个初生蛋

施宏建:
初生蛋,大概率是智商税。

未语丶有声:
反正是7天内下的蛋,可以生吃就行

一直都在狂奔:
憋气有秘籍吗

未语丶有声:
有啊。看我的微信号里的文章啊

未语丶有声:
和跑步憋气一样的操作

一直都在狂奔: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UzMzExNw==&mid=2648758652&idx=1&sn=c16e42e0d14c29beab5de9c3f48d7fba&chksm=886e832ebf190a38f7c62805e1eac503d4dbb64d97ff6ebdd5f132679f1d271592a1a56e6481&mpshare=1&scene=1&srcid=&sharer_sharetime=1593397728006&sharer_shareid=84b874e5c62c051770e852172cb8a5ab#rd

一直都在狂奔:
先学习体会一下

未语丶有声:
等下我把关于二氧化碳的内容整理一下发过来

未语丶有声:
感觉呼吸和饮食一样重要。吃得越多,死得越早。
同理,换气越多,越早衰老。

未语丶有声:
难怪说冥想有助于抗衰老,其中包括呼吸的控制。守住呼吸。

Atiwaly湉Ode:
瑜伽老师教的腹式呼吸,圣光调息,瑙力

未语丶有声: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UzMzExNw==&mid=2648758669&idx=1&sn=3a54a42841ecbd827814ad895e519dbc&chksm=886e83dfbf190ac98804d9a817f865e8910a7d71198bbc84851d5329e453f6fd7fb77ee6a896&mpshare=1&scene=1&srcid=&sharer_sharetime=1593420948336&sharer_shareid=2664ec09203fa4fc2fab60e4c86323c8#rd

芳:
气数

芳:
人活一口气

施宏建:
@dd.未语.aa 关于氧气、二氧化碳、血氧饱和度那一大段,真的是精华。
瞬间加深了对气体类的理解

记于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