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群聊记录2020年05月

2020年5月28日
施宏建:
生酮这个词,目前来看,可以分为
医学级生酮、非医学级生酮。
非医学级生酮,就是自媒体里常见的那些(喝防弹咖啡,喝椰子油,吃代糖)。
下面分享一些个人整理的医学级生酮资料。

一、生酮前要检测的指标(生酮3个月后复查)
总胆固醇(TC)(3个月后小幅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甘油三酯(TG)(3个月后小幅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3个月后大致不变,差异很小)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个月后显著升高)2.8±0.9 → 3.5±1.4 mmol/L
空腹血糖(FBG)(3个月后,原本高血糖人群,空腹血糖会显著降低,趋于稳定)
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总二氧化碳(TCO2)
(血)尿酸(UA)(3个月后显著升高,但无病理症状)156±34 → 210±45 umol/L(儿童)
指尖血酮 (3个月后显著升高) 0.21±0.11 → 0.62±0.43 mmol/L
脑电图检查,心脏、胆囊、泌尿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腕骨平片及骨密度检查(医学大全套,可避免很多风险的发生)

二、生酮常见不良反应
低血糖(42例中出现1例)
肠胃道反应(42例中出现6例,恶心,不呕吐)
电解质紊乱(42例中出现1例,低钾血症)
血尿酸升高(超过90%,但不引发痛风)尿酸升高是因为引发了嘌呤的生成,并且同时发生了排泄上的竞争。

医学生酮方案(国内改良版)
从早上开始,禁食不禁水。
每6-8h监测1次血糖+血酮
第1天,血酮>4mmol/L时,控制癫痫效果最好,没有上限。
第2天,血酮>3mmol/L时,开始吃33%的食物
第3天,给吃66%的食物
第4天,给吃100%的食物

医学抗癫痫的生酮,治疗周期是3个月。

医学生酮方案(国际通用的经典版)
禁食1-3天,监测生命体征及血酮、血糖
若血糖低于2.2mmol/L或出现低血糖症状,口服30mL橙汁
当血酮达到2mmol/L,开始KD治疗
按照理想体重和身高的能量需要量的75%~85%,给予
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4:1的饮食。
每天早上睡醒以后,定时监测血糖和血酮。

未语丶有声:
@aa.施生.00 42例,是施大自己的统计总样本吗?

施宏建:
不。是医学文献的统计。
国内国外,有很多统计数据。
结果都相似。
还有一个数据:
此经典方案下47例儿童中持续生酮达到3个月的只有30例,3个月保留率64%。退出生酮的原因是依从性差(难以长期坚持)
3个月保留率64%,是各大机构,不同的样本量统计出来大致相等的数据。
有些机构,上百例的统计数据,3个月保留率,也只有61%左右。
查阅很多文献,大致上,以治疗癫痫为目的的医学级生酮,保留率只有59-67%之间。

邪??:
最多1年一3年
医生会建议出酮
配合特膳粉
针对二糖,多囊乳腺有不同指南

尚好的青春:
建议出酮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医学级生酮改为温和生酮?

邪??:
医学上生酮只作医疗
还有生酮干预肥胖
但要有指证

施宏建:
以前了解生酮的过程中,倒是没发现哪篇文献提到需要定期退酮的。
倒是有看到少量持续3-5年的生酮跟踪调查。
关于儿童的,生酮3年以上,促进患儿智力发育。

邪??:
一般医生出于谨慎
会要求随访
对于儿童可能怕影响发育

施宏建:
医学上,一般都是把生酮当作一个【临时手段】,尝试性的使用。
见效,3个月后就让坚持。
效果不佳,3个月就停。

邪??:

要查很多项目
他不建议长期,但你一定要,后果你就自负了

施宏建:
反正医生设置的生酮治疗周期,就是3个月。

邪??:

国内现在有各种低碳门诊

施宏建:
医学统计:
生酮,
3个月保有率为65%左右,
6个月保有率为45%左右,
12个月保有率为25-30%

施宏建:
人体对生酮的适应性,具有极大的差异。
除了生理代谢以外,主要体现在大脑上。

陈见:
体现在大脑上的哪些方面?

施宏建:
医学资料统计,平均在开始生酮的1.8个月(54天)左右,大脑完全适应生酮,大脑放电出现差异性变化。
最快的,1个月以内可以适应。
最长的,接近6个月,大脑才能适应。
主要是 海马体、小脑、大脑皮层等等功能都得到强化。
行为更活跃,认知能力明显增强,运动能力也稍微增强(但是,无统计学差异)
强化的,更多是主观上的能力(主观上感觉自己变化很大)
但是,以数据化的评估,数据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差异还不够大,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值)。

未语丶有声:
已经有对生酮大脑的长期监测了?

施宏建:
不是长期监测测。
只是医学检查的前后对比,作为研究素材而已
生酮以后,脂肪酸氧化、氧化磷酸化以及酮体生成相关基因表达,都被逐渐上调。脂肪代谢能力得到增强。

zyl:
各位能否分析下,曾经原始饮食星球里有位女性,生酮半年后得了乳腺癌(半年前体检一切正常)。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生酮后得了乳腺癌的? 是因为代谢问题还是其他问题?

尚好的青春:
这个考究就长远了

星见:
得乳腺癌和生酮可以是独立的两码事
只是发生在了同一个人身上

zyl:
要那就是猜测了。万一跟饮食有关呢?
据我了解,增加脂肪酸氧化是会加速癌症进展。但是目前证据混乱。相反的研究说法都有
假设一下,如果跟她的饮食有关,那么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星见:
不了解当事人的生活状况根本没法推导出来

陈见:
癌症半年时间形成不了吧?

zyl:
半年足够了
三个月就可以

施宏建:
1、乳腺癌的临床诊断,
是需要直接针对乳房去[扫描]或者[触诊],
在实际的常规体检过程中,
极少有人针对乳房专门去做[触诊]或者[扫描]的。

陈见:
会不会是之前没有诊断出来?

zyl:
她半年前检查过乳腺

施宏建:
@zz.zyl.00?你可以提供详细的资料,按照时间线,理清前后顺序,然后拿出来探讨研究

zyl:
据我了解,对一部分人,脂肪酸代谢会引起癌症
这就是代谢不适应性

施宏建:
乳腺癌的血清标记物,是ca-153,cea,ca-125
除非医生怀疑她是乳腺癌,
否则常规体检,很少查这几项

zyl:
[图片]

施宏建:
合着,你还是依然只靠这一张图的[主观描述]在[猜]?
没有私下问提问的那个人,索取更多的医学资料?

很多医生在上岗前,都会接受培训教导
1、患者的[主观描述],仅供参考。
2、一切分析与结论,需以[客观证据]为基础展开。

zyl:
难点在于,我们不知道有哪些人适合脂肪酸代谢,有哪些人不适应长时间的脂肪代谢。

Newton??:
如果某地区全体女性5年内乳腺癌发病率是百万分之1000,该地区生酮女性1000人,5年内发病10人,那么二者很有可能存在相关性。

zyl:
当时这星球300人,出了一个乳腺癌。

陈见:
@zz.zyl.00?感觉易楚这个猜测合理啊。

Newton??:
增加其他能量底物氧化呢?脂肪酸,或者长链饱和脂肪酸,与葡萄糖、氨基酸相比呢?

zyl:
只能说基数太小,还判断不了因为满共就几百人。。

zyl:
@nt. 豹子. dd?有一种说法是脂肪酸氧化是癌症的根源
目前这方面很混乱。

陈见:
比如咸蛋黄那种脂肪?

zyl:
各种相反的研究和结论都有
@cj.陈见.aa?就是脂肪酸,不存在哪种。。
@cj.陈见.aa?我觉得他的猜测不合理,我目前还是偏向脂肪酸氧化问题更大。

Newton??:
易楚的意思是——“积重难返”,当她秣马厉兵时,敌人早就渗透进来了。

zyl:
至少对一部分人来说

邪??:
的确,世上存在许多未知因子,谁都不会是先知

zyl:
但是目前科学界还在争论当中
就是我不知道还不能确定什么。

Newton??:
难点在于,我们不知道有哪些人适合葡萄糖/氨基酸代谢,有哪些人不适应长时间高比例的葡萄糖/氨基酸代谢。
这个问题太系统化了

zyl:
也有研究发现,生酮能抗癌

邪??:
所以生酮现在主流提法是生酮医疗,不作长期推荐,也是为避免矛盾
有分种类

Newton??:
@zz.zyl.00?只要氧化活动加剧,都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

zyl:
所以结论是对于特定的人,我也不敢保证

邪??:
最早阿特还建议提高Gif1抗衰

Newton??:
而且,跟癌症发生在哪儿,也有关。
@zz.zyl.00?所以,对这类人,高风险过程发生在“脂肪酸β氧化”,还是“酮体代谢”?

邪??:
的确,应该慎言,由其是导向性,没有绝对,更要敢于承认自己的知识盲点

施宏建:
脂肪酸的氧化形式有5种:
α氧化、β氧化、丙酸氧化、ω氧化、不饱和脂肪酸氧化
↑到底是哪种致癌?

zyl:
如果能知道就好了
这个问题跳过吧。没有结论。等未来研究的进展。

施宏建:
可以看看文献原文,看看具体是哪一种氧化导致致癌。
看原文,
凡是能得出这个结论,一般都是给出来过程的。

如果看的不是原文,而是自媒体摘录的二手结论,一般不会写的太详细。

施宏建:
只要文献的最后给出了
[脂肪氧化致癌]的[确定性]结论,
那么,原文里必然会写出具体过程。
如果,只是脂肪氧化致癌,只是一个[不确定]的[猜测]。
那基本是没有过程的。

未语丶有声:
也许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出现的自然分野?

Newton??:
@dd.未语.aa?或许有族群差异

施宏建:
据我曾经的学习所知,
那些说
[脂肪酸氧化对健康有害]的文章,
大多指的是
[油脂酸败以后产生的醛、酮类物质有害]
↑油脂酸败≈吃的那种油放坏了
也有一小部分指的是人体内的脂肪酸氧化,
具体指的是
[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产生大量自由基,对人体有害]

Newton??:
从石头布的文章来看,东亚人,抗糖化能力比较薄弱,血糖调节能力也比较脆弱。

未语丶有声:
由衷佩服施大此条
[图片]

施宏建:
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速度是最慢的。

施宏建:
饱和脂肪酸只有在各种细菌、酶、氢过氧化物的参与下,才能氧化。
而 多不饱和脂肪酸,因为它本身的物理结构的不稳定,
氧化速度极快。
假设: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速度是100,
那么,饱和脂肪的氧化速度,只有10左右。
(二者接近10倍的差距)
多不饱和脂肪酸,双键越多,越不稳定,氧化的越快。
具体的氧化速度:
花生四烯酸(二十碳四烯酸)=40
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20
亚油酸(十八碳二烯酸)=10
油酸(十八碳一烯酸)=1
↑以后看脂肪酸耐不耐氧化,查一下它的学名,
是xx碳y烯酸,只要注意这个y就行了

zyl:
主要问题是现在不知道氧化是好是坏,因为酮体供能就是要氧化脂肪

施宏建:
y的数值越高,越容易氧化

zyl:
酮体供能本身就是要增加脂肪氧化啊
不管是饱和脂肪还是不饱和,总得氧化

施宏建:
5种氧化形式,
酮体供能,主要是β氧化,
这是所有可以脂肪供能的生物,都必备的。

zyl:
就是β氧化是好是坏?
有些研究显示能抗癌

施宏建:
葡萄糖的氧化,是好是坏?

zyl:

有些说法相反
这就是代谢适应性
对吧

施宏建:
葡萄糖的氧化,促癌,实锤的事情

zyl:
有些人适应不了

邪??:
关键在于人体对氧化的承受阈

zyl:
适应不了才会会出现问题

邪??:
而这个阈很难确定

zyl:
β氧化不是所有人可以适应。所以才下有了个体差异

施宏建:
能不能分清什么是[确定性],什么是[不确定性]?

邪??:
所以只能用双面刃来解释

zyl:
不确定

施宏建:
以确定性的知识来分析问题,才能越来越清晰。
老拿不确定的东西来说,只会越扯越乱。
↑辩论的基本常识,只讲确定性的内容

zyl:
就是因为不确定才出现了风险

Newton??:
@zz.zyl.00?人类经历了数千年的糖代谢能力的自然选择,却缺失了数千年脂代谢筛选,所以不知道几百代之后,还有多少人适合重拾“久疏战阵”的脂代谢能力?

zyl:
如果我能确定生酮对所有人来说都是ok的。 我也会建议我包括所有人一起
就是因为还确定不了

Newton??:
这就是z大认为脂代谢有不确定性的原因?

zyl:
确定不了

施宏建:
脂肪酸的氧化形式有5种:
α氧化、β氧化、丙酸氧化、ω氧化、不饱和脂肪酸氧化
↑到底是哪种致癌?
你连是哪种氧化形式致癌都确定不了……

zyl:
如果能确定问题就清楚了

施宏建:
你把文献发出来,我来看

施宏建:
我看看原文里到底写没写。

zyl:
以前看的,我只记得有这么回事。确实没有文献
都是猜测推论

施宏建:
本群的宗旨,是 分享 干货
而不是 分享 猜测

Newton??:
历史上,上层社会一般都是糖脂混合供能(成吉思汗、努尔哈赤他们,以及刘邦、樊哙、朱元璋、陈友谅他们),如果自然选择力度不够,这项能力大概率会退化,那么刘邦、朱元璋他们实现阶级跃迁后,应该会迅速大批显现出代谢方面的问题。
现代传统饮食,本就是糖脂混合供能,传统饮食者,得癌症的概率也极其低。
因此,人类脂代谢能力还很强,这是无疑的。

zyl:
是所有人类吗?@nt. 豹子. dd
这就是猜测了吧
各个民族地区肯定有差异

Newton??:
@zz.zyl.00?哈哈哈先不讨论这个话题了,怕引入人种论,被群规警告。
分享一个新知识点——白脂素
等等,我用合并转发

施宏建:
没事
本群不介意刷屏。只要发的是知识就行
继续接着前面的内容说:

脂肪酸的氧化速度:
n-3脂肪酸 > n-6脂肪酸 > n-9脂肪酸

尚好的青春:
3的氧化速度居然是最快的

施宏建:
所以富含n-3脂肪酸的鱼油补剂不靠谱。
要吃n-3脂肪酸,尽量吃新鲜的。
比如新鲜的海鱼,羊肉(羊肉外面的脂肪容易氧化,内部的n-3脂肪酸不易氧化)
包括冷冻的羊肉,大多也只是外部的脂肪酸氧化较多。
内部氧化较少。
蒸肉、烤肉,只要肉足够厚,
烹饪好以后,内部能够更多的保留脂肪的营养。

Atiwaly湉Ode????:
专门去穆斯林那里买的羊板油,炖汤的时候切碎碎块,加进汤里去一起炖,可以吗?
感觉汤的口感丰富度一下子提高了不少耶,会氧化得多吗?

施宏建:
这群只聊知识类的内容,
xxx可不可以 等问题。
需要根据知识,自行判断。

Atiwaly湉Ode????:
羊板油买来是一大块的,是属于内部还是外部呢?

施宏建:
要看与空气接触不接触。
裸露在空气中的部分,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氧化
肉或者油的内部,穿透进去的氧气较少,内部不易氧化
仔细观察家里的油脂变质过程,
一般都是最外面那一圈先变质,
里面大部分还是好的

油脂的变质,也叫酸败,专业的叫法,也叫[油脂的氧化]

Atiwaly湉Ode????:
买回来就马上放软冷冻里,方便做菜时候容易切块

邪??:
所以补3同时摄入维E 可抗氧化

Newton??:
新鲜鱼体内,自动配好了适量的维E,有的海产品,会自动配置虾青素。
鱼肉切开变色,主要是组氨酸变质为组胺造成的。

施宏建:
海鲜里的组胺酸,都是被各种细菌、酶给降解成组胺的。
现杀现吃最好↑

Newton??:
哈哈哈对,这是个正反馈机制调控因子

施宏建:
空腹的状态下,白脂素的水平会快速提高。
越胖的人,白脂素水平越高。
快速升高的白脂素,
在带来强烈食欲的同时,
也增加了肝糖原的消耗。
此时,如果摄入的碳水和蛋白质不足,
那么,身体只能通过分解甘油三酯,将分解得到的[甘油]进行糖异生来补充糖原
↑从白脂素的角度,好像突然想明白了 大基数肥胖的人,生酮更容易瘦的原因

Newton??:
脂肪细胞缩水后,再等循环白脂素水平下降到一个新的稳态,才能算“减脂成功”,这个时间对注射白脂素抗体的小鼠大约有4、5天(之后小鼠体重加速降低),对人类来说,还不清楚。
而且,实验是注射抗体,实际上,在人体血液循环中的衰减,滞后性会更大。

Newton??:
这个逻辑是对的!

邪??:
那么反向推理:假设一个人体脂率低到一定程度,白脂素明显减少1.丘脑摄食信号减弱一>食欲降2肝糖原分解减少3.胰岛素水平下降
由此可能是厌食症的生理基础

施宏建:
除了肝糖原分解减少,有待验证以外,
另外两项推论,确实在厌食症人群里常见

邪??:
那么对厌食症患者进行注射治疗可能会缓解病情

施宏建:
还不如给厌食症患者大量吃碳水,吃果糖。

邪??:
肠外营养支持吧

施宏建:
那倒没必要

施宏建:
有一部分厌食症患者,纯粹就是[长期营养不良]

邪??:
对 一般住院也就营养支持加心理

施宏建:
补充数据:
在连续饥饿35天的情况下,大脑的供能才只有70%来自酮体。
(而完全适应酮体供能,平均需要54天)
完全限制碳水的摄入,可以加快这个过程。

陈见:
看来有过频繁的颜面疱疹发作的人,阿尔兹海默的风险很大。。。。

施宏建:
之前看过关于疱疹的文章,
生殖器疱疹,逐渐和嘴上的疱疹进行基因重组了

陈见:
这会导致什么结果

星见:
结果是一回事,重点在原因

施宏建:
以前,生殖器疱疹,就只在生殖器上长。别的地方不长。
现在,越来越多的生殖器疱疹,开始往嘴上长了……
同类同种的病毒,有个特性,
就是会互相交换基因信息,
类似于男女配对,强强联合,能繁衍出更强的下一代新病毒来……

陈见:
免疫系统就不出来管一管这事吗?

施宏建:
疱疹病毒本身就已经无敌了,太牛皮,免疫系统只能勉强管住。
一旦免疫能力降低,嘴上疱疹病毒又出来捣乱。
要是两种不同的疱疹病毒基因重组,变得更强,到时候就更难管了

陈见:
生酮以后,感觉这个问题有改善。

施宏建:
生酮以后,人体免疫力也大大的增强了。

2020年5月29日
a施生:
锻炼只是通过[撕裂]肌纤维,再让肌纤维愈合,来达到[加速]肌肉生长的目的。
——
锻炼增肌,就像是[经常抠伤口,导致伤口过度增生,长出个肉疙瘩]差不多。
——
如果蛋白质吃的足够多,光靠吃,也能吃出比较好看的肌肉来

a施生:
破坏→加固性修复→破坏→加固性修复→破坏……
就是这样一边修复,一边增长。

Newton:
个人理解,对于运动来说,“超量恢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肌原纤维增长——只要营养、睡眠充足,可在训练后几小时到数日内完成,大多情况下,一次充分的训练后,需要24~72小时,完成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的超量再生;
  2. 肌浆、肌质网的供能物质(肌酸、糖原、肌间脂肪)填充。
    肌酸,一般人体每天可以生产多达大约20g,一般人体总肌酸储量仅有大约100g,运动中,肌酸本身的额外损耗(变成肌酐而无法回收)极少,因此,肌酸的超量填充,可以很快完成;
    糖原,可以在一顿大餐后的消化吸收过程中完成;
    肌间脂肪,一直处于“使用”-“填补”-“再使用”-“再填补”这样的循环。
  3. 肌浆、肌质网物质运输能力的提升。这与供能物质与氧的供给、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关,包括无机盐离子填充、肌红蛋白生产等。
  4. 线粒体再生。这一过程更多地发生在有氧运动后,细胞器再生,理论上其进度很快。
  5. 毛细血管发达化。这一过程也多发生在有氧运动后。
  6. 一个引人入胜的变化——控制神经与神经-肌肉接头的优化。高强度快速发力,确实能优化神经系统,包括提高传导神经的动作电位脉冲频率等。
  7. 反作用于中枢神经。

刘雪梅:
自1957年以来,科学界发现,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动物体重会变轻。夏尔巴人和其他永久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的人通常比生活在海平面的人更瘦。
在对小鼠的实验中发现,降低血氧饱和度的话体重会变轻,同时,血糖和血液中的胆固醇也降低了。研究人员推测是肾脏生成的EPO数量增加了。这一发现与呼吸优化训练的功效是一致的,因为屏息训练能让EPO升高24%。
呼吸优化训练中减少呼吸量的训练、运动和屏息相结合的训练、静处时减少呼吸量的训练等,可以在低海拔地区模拟出高海拔地区的训练效果。

BOLT值高于20秒的相对健康的人,除了上述训练,还可以在运动时做模拟高海拔训练。散步、慢跑、跑步时屏住呼吸,制造中度缺氧的状态,使血氧饱和度降到94%以下,从而有效抑制食欲。只需将这些练习融入现在的训练计划中,就能让现有的训练更容易且更持久。

模拟高海拔训练可以减轻体重的另一个原因是,散步或慢跑时进行鼻呼吸可以增加血液的氧气供应;屏息训练则能让血液每隔1分钟左右处于无氧状态,在无氧状态下,身体被迫提取储存的脂肪来燃烧卡路里以提供能量。这样一来,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交替进行,促进卡路里燃烧,体重自然就减轻了。

Newton:
结论——上高原,可以减重
潜泳,也可以模拟

未语丶有声:
何必湿身

Newton:
防水潜水服,岂曰无衣

未语丶有声:
土豪随意

Newton:
这个结论可否逆用——比如,在1.05个标准大气压,氧气饱和度23%的环境中,是否有利于增重?

上雪山比下水更考验财力

Newton:
猜想——东部人群更高壮,胖子多,或与此有关?

未语丶有声:
有道理

施宏建:
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下,
白色脂肪也更容易向棕色脂肪转化。
体内可以产生更多的线粒体,更高效率的燃烧脂肪。

未语丶有声:
高海拔地区的人更精瘦,肌肉含量高

邪:
温度可能也较低
日晒

陈宇 ~ (AF):
外源酮 我给一个适应期弱的快熄灯的同学试了
感觉恢复正常脑仁眼神状态

我也买了一大包 ,喝完就是嘴里那个丙酮的味道

未语丶有声:
也许有的人需要
长期脑雾者?

陈宇 ~ (AF):
食欲立马没了 不饿了
给适应期快熄灯的人用用还可以我觉得
能稳得住要么太虚,电解质肉也是大量吃了~

未语丶有声:
BHB
我看过产品成分
特么定价真高

陈宇 ~ (AF):
大部分走生酮的有不少以前饮食是高糖少有油(还是植物油)
启动难度很大
是真虚真腻

未语丶有声:
可以用MCT油来启动?

陈宇 ~ (AF):
不知这个脂肪酶能不能缓解他们的难点
胰脂肪酶不够
mct吃完她们拉肚子 ~短聊链脂肪酸一下穿过去了 不得劲不舒服

陈宇 ~ (AF):
加了施大群后,这世界一切卖钱的补剂产品 ,我都脑仁第一反应三个字~智商税?

做个短期工具有用还是可以用一下的

未语丶有声:
因地制宜,为我所用。什么东西都是相对的。

尚好的青春:
@cy.陈宇.aa 想尝试一下

陈宇 ~ (AF):
咖啡胶囊颗粒也扔了 ~后咖啡机也送人了 , 补剂桌子上还剩几个也不买了 ~ 钱都投在盒马上了

不能闲聊了 ,一会我又出群了 ,大佬继续分享干货

施宏建:
内源酮的好处在于,
长期以自身的各种酶,来分解并代谢脂肪酸,
身体与脂肪分解相关的各项基因表达,都会逐渐上调。
↑分解脂肪、利用脂肪的能力越来越强(用进废退)

外源酮的坏处在于,
用的越多,自身分解并代谢长链脂肪的基因表达,会逐渐下调,
身体利用脂肪的能力会越来越差……
外源酮吃久了,也会产生代谢层面的[依赖性],需要吸毒一样,长期吃外源酮

施宏建:
饮食对基因的改变,才是对一个人体质根本性的改变

lf(耶溪小築)Jedi:
施大,外源性酮是不是短期应急时可以试试,

施宏建:
有健身、超大强度大体能需求的,可以试试

理性的说,在自身碳水摄入极低的情况下,
与其摄入外源性酮,
还不如多额外补充一点“左旋肉碱”,“维生素b2、b3”

陈宇 ~ (AF):
从右到左是我常用的过度方式, 现在又加了肉蛋贝藻在标准生酮之后

标准生酮~施大推荐饮食~碳水夜~tkd~ckd 小5步 配合运动

未语丶有声:
如果是大强度耐力比赛前摄入“左旋肉碱”,“维生素b2、b3”,应该可以大大提高脂肪燃烧效率

陈宇 ~ (AF):
左旋肉碱群里有同学说生酮的时候才管用

未语丶有声:
本群应该默认“生酮饮食”这一前提吧。。。

施宏建:
人体自身存储的脂肪,主要都是长链脂肪酸。
减肥的快不快,运动的时候,肌肉以脂肪供效率高不高,
拼的就是分解并利用长链脂肪酸的能力。

施宏建:
本群只聊知识,知识种类不限。

未语丶有声:
所以,日常需要训练出高效分解和燃烧长链脂肪酸的能力——适量运动+生酮饮食

施宏建:
想要提高 神经与肌肉 的兴奋度,需要尽量多摄入 钾、钠
想要抑制 神经与肌肉 的兴奋度,需要尽量多摄入 钙、镁

灵兰:
@dd.未语.aa 不仅是训练出来的,分解和燃烧长链的能力最主要还是在于吃

施宏建:
肥胖人群,
脂肪的合成能力太强(合成脂肪的基因表达被长期的饮食习惯给上调),
脂肪的分解能力太弱(分解脂肪的相关基因表达被下调)

生酮饮食,是重新将身体的合成与分解调回相对平衡的状态。

未语丶有声:
肯尼亚马拉松高手日常饮食是“乌伽黎”,我查了,是一种玉米做的窝窝头式的东西。甚至有的人因为贫穷一日只吃一餐。但那些非洲兄弟的燃脂能力极强。
——由此我认为,分解和燃脂不必然是吃出来的,训练也是相当重要的。
——肯尼亚人从小每天跑10多公里去上学,练就极其强大的有氧基础。

灵兰:
他们饮食低脂,应该是燃烧葡萄糖,燃脂比例很小
只能说明他们吃的碳水化合物都被代谢掉了,很少合成脂肪@dd.未语.aa

邪:
棕色脂肪多

脂肪还会分泌各种蛋白因子,影响人体各种生理比如白介素,脂连素,瘦素,白脂素己知计有一百多种。

有兴趣者可参阅脂肪的秘密一书

外源酮意义真不大

灵兰:
也许饥饿能提高燃脂能力

又是智商税

邪:
生酮饮食就是模拟饥饿状态

Atiwaly湉Ode:
[图片]
这里运动员的饮食方法,的确是和生酮饮食有类似
“高脂肪素食”

施宏建:
不仅仅是运动员。
就连[抗衰老],也是生酮有优势

Atiwaly湉Ode:
大大提升表现力

未语丶有声:
美国的西部100耐力赛有一届冠军,就是生酮饮食

Atiwaly湉Ode:
饮食的重要性!!运动员是为了夺冠,平常人利用好了不仅仅头脑清晰,心情愉悦,提升表现力,从而有益抗衰老,好处只有尝试的人才能体会到

未语丶有声:
但是,生酮饮食的耐力运动员大神还是太少了。我曾经请一个生酮专业人士给我举出新近的例子来,他举不出来

来来回回就那几个人,都写在瘦龙的那些文章里,举滥了

当然,有可能是因为生酮耐力运动员人数基数不大的原因

邪:
阿特金斯有本书一一抗衰老饮食

Atiwaly湉Ode:
的确,耐力运动员大多还是小基数

未语丶有声:
植物油??椰子油?

邪:
混合

医院的低碳建议食谱
可能为避免低密胆固醇的风险
大多植物油
应该是橄榄油之类

Atiwaly湉Ode:
@jj.邪.00 昨天居然看到这些图,一个朋友推荐的公众号,质疑了

施宏建:
吃植物油,脂肪吸收率比较低,不容易引起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

未语丶有声:
没啥好质疑的。我感觉医院有医院的考虑吧。

邪:

医院出于规避风险
月挂酸高低都会升
硬脂酸影响小
r_亚麻酸与3系都可抗炎
所以他们用的多

未语丶有声:
摄入植物油时,需增加VE的摄入,否则会对心脏病患者有影响

看到所谓主流营养师……

邪:
不过现在主流营养也逐步接受了低碳

杨不会:
哪些主流营养师接受了低碳?范志红顾中一这些都没有吧

未语丶有声:
文章后面涉及了轻断食。但未提及低碳。

wxid_pmxaczixxbsb21:
我来纳个投名状。柔性辟谷是军事医学科学院张成岗研究员在发现并证明“饥饿源于菌群”、进而提出“菌心说”学说的基础上研发的一种健康养生手段。我看了下,主要理论是断食加可溶膳食纤维。感觉有一定的道理。

施宏建:
饥饿源于菌群,
这个观点跟我了解到的“糖瘾源于菌群”相似。
感谢分享。
——
提示,注意群规,禁止以“我”为开头的句子

施宏建:
绝大多数对食欲难以自控的人,
大多是肠道菌群在作怪。
超过21天的标准生酮饮食以后,
肠道菌群的丰度明显降低之后,“糖瘾”(食欲)就变得很容易自控

wxid_pmxaczixxbsb21:
这里肠道菌群的丰度,指的是益生菌的(占比)丰度,还是所有菌群的数量。

施宏建:
所有菌种。好的、坏的,都下降

邪:
肠道菌与脂肪密切相关
互相影响
就象化疗及抗生素,通杀

xiaochuan_oboe:
辟谷术也有全辟、半辟之分。和断食的区别主要是加入了呼吸和正念的训练。

邪:
还有一些铺助饮食比如果汁草药

xiaochuan_oboe:
对,古代用的最多的,是茯苓

邪:
国内出版一些断食介绍书籍多为中式辟谷

xiaochuan_oboe:
其实古代的辟谷药丸碳水都相当高。比较典型的就是茯苓黄精蜂蜜入丸。

所以这样的半辟谷对于激发细胞自噬没有什么帮助

wxid_pmxaczixxbsb21:
@XC.小川兄.jj 看到过辟谷药丸的成分 确实如此

施宏建:
@cy.陈宇.aa
关键是,天然食材里的蛋白质,很难吃到热量盈余?

一个175cm的成年男性,体重63kg左右来算,277g蛋白质,吃牛肉,会吃的很痛苦?

xiaochuan_oboe:
这个蛋白质的分量要每天维持,非常困难

zyl:
@aa.施生.00 施大目前蛋白质来源是?

施宏建:
蛋、鱼、贝,偶尔羊肉、鸡腿。

zyl:
没有牛肉?

邪:
羊肉好啊

施宏建:
羊肉里的n-3脂肪酸含量,
是牛肉的2-2.5倍。
对深度睡眠的好处更大

AKP? Just:
不同产地的羊不同吧

邪:
大体上
羊奶也比牛奶好A2酪蛋白

施宏建:
那就不清楚了。
没有更多关于羊肉里的n-3脂肪酸的详细分析。
翻文献看到的羊,是宁夏的羊。

邪:
脂肪酸比例
羊大多吃草

wxid_pmxaczixxbsb21:
为何生酮界多推椰子油,不推棕榈油?

施宏建:
从营养的角度,红棕榈油比椰子油更好。
但是,从商业的角度,棕榈油产量太大,太廉价,不好赚钱……

2020年5月30日
陈见: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AyNDUyMA==&mid=2650544382&idx=1&sn=6cababcb11e2d6964b4b44905e4aeb3e&chksm=bea42a5989d3a34ff4209b10b74b457046aea3a5d785d08598cb87b1bb0f805189a4cfc9afc8&mpshare=1&scene=1&srcid=&sharer_sharetime=1590833635148&sharer_shareid=03d78cb78f730ae0e702eb9077e02420#rd

陈见:
@aa.施生.00 这个笔记工具好像有其独到之处。

施宏建:
@cj.陈见.aa 链接里的[卡片式]知识管理,就是我一直在用的。
在商业领域,我积累了超过5000张卡片。
健康领域,积累了3200张卡片。
各种人生感悟、规则、经验、模板,都以卡片式存在

施宏建:
卡片式积累,
能够以几何学当中的[点→线→面→体]的方式来重组、跃迁

陈见:
这个好像支持卡片的网络式连接

施宏建:
网络式连接,会像wiki一样,需要人工添加。

未语丶有声:
类似wiki里的超链接吧

未语丶有声:
大学时,我的老师也是用这种卡片方式进行积累。不过当年是纸质卡片。
后来他跳去另一所学校,随身背的就是这几屉卡片。
当年我特别羡慕,感觉那些卡片特神秘,他每次拿出来一下,马上会有序地放回去。

施宏建:
如果能够自动根据已有关键词,自动给关键词添加超链接,
就能极大的解放知识库

施宏建:
以卡片的形式积累知识,
我是目前所学到,积累效率最高的形式。

未语丶有声:
那就是数据式管理了。新的图书馆学。

未语丶有声:
上次施大说的用哪个app来着?

施宏建:
当一张卡片里记录的知识变得非常多以后,
就可以将里面知识密度极高的内容,单独开一张卡片书写。

施宏建:
joplin
↑目前个人用过最好用的知识管理系统

施宏建: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M0MjUyMQ==&mid=2652149511&idx=1&sn=78f52b45bcf57300cf316b0928085c0a&chksm=84f0bc51b3873547e1859066f24b999d1d32eacda1e06111529b8d8ae18fe19a70cb99b67d4e&mpshare=1&scene=1&srcid=0530aoKnfYAuUYVaTzf1rP51&sharer_sharetime=1590834482538&sharer_shareid=6614a221d6ff28e301ffc1ebd0b07002#rd

施宏建: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M0MjUyMQ==&mid=2652149731&idx=1&sn=0bad3be7e35b09a4f05e455572fe10b0&chksm=84f0bcb5b38735a33155e1c0fbbc624f65bede286edc757ce3efe5b0c18d6be5be8081c4ee6e&mpshare=1&scene=1&srcid=05309NOFY3Kp1M4swzsbrxN2&sharer_sharetime=1590834505470&sharer_shareid=6614a221d6ff28e301ffc1ebd0b07002#rd

施宏建:
两篇适合在知识领域快速成长的[卡片式积累学习法]

未语丶有声:
卡片对于积累和写作真的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卡片在积累过程中其实是一种思维的不断链接;
先把相对成块状的思想记录下来(一张张卡片);
进行逻辑化与结构化,对卡片进行连缀;
最后是修改,平滑文章。

杨不会:
老李校长的观点:真正的人脉是同行业的、你能帮到的人

杨不会:
想给这篇文章点个在看,却又怕别人觉得自己太俗,这个想法是不是有点可笑

施宏建:
这个观点,从[利益]的角度来,很真实。
如果更精确一点的表述,
人脉应该是“信任你的人”
↑前提是,你值得信任。
能给别人提供帮助与价值,
只是获得他人信任的一点

杨不会:
是了,我接触过的很多人说我是个老实孩子,值得信任[Emm]

施宏建:
人脉的脉字,代表的是[信任的转嫁]、也可以称之为 信任的背书

在很多行业达到一定级别以后,
a和b都很厉害,各自都了解对方的交友准则。

这时候,a的朋友,也很容易成为b的朋友。
↑所谓的人脉,本质上是 信任链

杨不会:
按理说,提携有眼缘的年轻后生这种[利他]行为,也是人的一种本能

施宏建:
读历史,能从历史中读到很多[门槛][筛选方式][利益分配][利益捆绑][成长][进阶]等等潜规则

杨不会:
刚刚把《大明王朝1566》下载完了,好好看几遍

杨不会:
就准备把这个剧当成自己的成功学教材

杨不会:
18年看了原版小说,当时啥也看不出来,今年在B站看了几个up主的解读,才发现自己只能看到表面的浪花,根本看不到深层的波涛汹涌

杨不会:
“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活了20多年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杨不会:
类似的还有“谦虚使人进步”[捂脸]

施宏建:
海产品,是食物中含砷量最高的。

施宏建:
一般在评论海产品是否有毒的时候,主要观察As(III)、DMA、MMA和As(V),这四个数据

施宏建:
砷的毒性,与砷的形态有关。不同形态的砷化合物,毒性差异极大。毒理学数据证明As(III)和As(V)具有较高的毒性,MMA和DMA毒性较低,其它有机砷则基本无毒

施宏建:
总砷含量高并不代表其毒性大,关键是看无机砷、MMA和DMA的含量,且不同样品中砷形态所占比例各不相同。

施宏建:
海洋动物体内主要以AsB和AsC形态为主,这两种砷的形态,无毒

施宏建:
海洋生物体内,主要以有机砷的形式存在,他们是构成生物体的必须成分,基本无毒

施宏建:
无机砷被海藻吸收、富集,在藻体内进行甲基化反应,生成甲基础化合物而使砷的毒性降低,进而甲基砷又与磷脂质、糖类结合,产生更为复杂的砷糖、砷胆碱或砷甜菜碱等有机化合物,进一步得到降毒。

施宏建:
海带中无机砷和四种有毒砷占总砷的比例分别为1.12%~1.96%和2.27%~
3.88%,并且DMA>As(III)>As(V)>MMA,MMA在鲜样中几乎未检出

施宏建:
紫菜中无机砷和四种有毒砷占总砷比例分别为1.49%~1.95%和2.44%~3.06%,大致呈现As(V)>DMA>As(III)>MMA的规律

施宏建:
海藻中砷含量区域分布的差异与其栖息环境中砷含量的多寡密切相关。

施宏建:
海藻中DMA的含量比其他三种形态稍高些,这可能与海水中砷的形态和砷在海藻中的转化有关
研究发现海水中以As(V)为主,As(III)含量为0.4ug/L,As(V)为1.6ug/L。
海藻中As(V)和As(III))的转化可能与海藻中含有的其他无机离子有关。比如 碘离子,具有还原性。跟紫菜相比,海带含有更多的碘离子,碘离子就会将大量As(V)转化为As(III),结果就是As(III)的含量升高。
如果海藻中存在氧化性强的离子,或者生活在海绵上,经常与氧气接触,As(V)的含量就会升高。
(磷酸盐与础酸盐在吸收过程中相互竞争,磷酸盐抑制海藻对砷酸盐的吸收)

施宏建:
不同的藻类富集砷的能力不同,并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四种海藻中总砷含量大致符合下列规律:
羊栖菜>海带>紫菜>裙带菜,
这与海藻本身的结构和化学成分含量略有差异有关。
↑裙带菜、紫菜、海带,可以多吃。其他品种的藻类,不要吃。

施宏建:
无机砷和四种有毒砷所占比例很小,分别占总砷含量的0.84%~7.19%和1.18%~10.39%。其中,羊栖菜中总砷和无机砷的含量最高,表明羊栖菜累积无机砷的能力高于其它海藻。不同藻类的总砷的含量范围分别是海带(20.31mg/kg-35.21mg/kg)、紫菜(23.48mg/kg-31.40mg/kg)、裙带菜(22.30mg/kg-26.77mg/kg)(以干重计)。

施宏建:
鲜海带中总砷含量呈现 辽宁 > 山东 > 福建 的规律。这与当地不同气候、温度、海水环境和海域砷污染情况影响了础在海藻中的富集和生物转化有关。

施宏建:
整理知识库,单是一个【砷】相关的知识,就有上万字……
整理起来挺麻烦……

未语丶有声:
结论是,买福建产紫菜海带裙带菜?

施宏建:
还有其他的内容还没贴出来

施宏建:
紫菜中总砷含量呈福建 >广东 >浙江 >辽宁 >山东 的梯度分布。福建和广东的紫菜样品中总砷含量略高于其他三个省市。这可能与福建沿海网箱鱼类养殖中使用含砷农药的残留的影响有关。

施宏建:
海带,买福建的。
紫菜,买山东的。

旧时光:
一个藻,都有这么多讲究

旧时光:
真的不能看轻任何知识

星见:
@aa.施生.00 请教一下,用抗生素的时候该怎样尽量保护菌群?

施宏建:
@se.星见.aa
抗生素是针对[菌种]的大规模杀伤。

抗生素分[广谱][窄谱]。
广谱,杀伤范围大,能一下子搞死几百种菌群。

窄谱专门只针对少数的那些菌类

施宏建:
尽量使用有针对性的、窄谱的抗生素

施宏建:
尽量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减少使用抗生素的概率就好。

比如牙周炎、智齿冠周炎之类的。
按照常规医学治疗,基本上得连吃1-2周的抗生素。

但是,如果你是生酮饮食,并且营养极佳,你只需要认真调整作息,好好睡几个晚上就能快速自愈……

星见:
嗯…是中耳炎,用的是头孢

星见:
广谱没跑了

施宏建:
抗生素类的药物,
继续细分,
还有专门针对[需氧菌]、[厌氧菌]的差别。
还有针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的差别。

还有针对 泌尿系统 的高效抗生素,
还有针对 肠胃消化系统 的高效抗生素

星见:
是头孢地尼,等会儿我看看说明书

施宏建:
抗生素,全靠“浓度”。
不同的抗生素成份,在不同的部位分布。

星见:
这样的

Newton:
中长跑运动员的“体成分优化”:
心肺占体重的比例,比普通人大一些,有利;骨骼、肌肉、消化系统器官占体重的比例,比普通人小一些,有利

Newton:
超长距离跑,身体会积聚一些毒素,每天睡16个小时,除了节省不必要的能量开支,也是用来“排毒”。

Newton:
“在食用乌伽黎的时候,当地人喜欢将砖块装的乌伽黎掰碎,就像我们中国人吃羊肉泡馍一样泡进菜汁中”——符合逻辑。乌伽黎,提供能源物质;少许菜汁(埃尔多雷特地区有较为成熟的畜牧业,可想而知,“菜汁”,应为类似于“茄汁烧鸡”“咖喱羊肉”之类的荤菜)提供维持身体需要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

Newton:
玉米粉,消化、吸收缓慢,碳水化合物80%,水解产物几乎是纯葡萄糖;几乎零脂肪;纤维不多,只有4%(考虑到这是干重,纤维已经很少了),钾-钠比20:1,镁-钙比10:1,想不出比这更棒的中长跑基础能源物质了。

Newton:
乌伽黎,这是一种完全符合“碳化饮食”的基础能源食材。

施宏建:
在养殖业中,玉米粉也是非常重要的能量来源。
给动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能量

Newton:
目前所知,没有比“碳化饮食”更适合纯粹的高强度长时间运动的饮食模式,具体证据我积累足够了再发出来。

施宏建:
100g玉米粉,热量大致在360大卡。
足够支撑45分钟左右的跑步。

施宏建:
100g玉米粉,含有77g碳水,4g脂肪,4g蛋白质

如果营养搭配的好。以玉米为核心,
也能搭配出营养全面的素食方案来(参考 动物饲料)

Newton:
是的,换算到乌伽黎,大约是300~400g。
而且,东非卡伦金族长跑健将,跑起来,比大多数人更节能,可以用普通人4m/s时的能耗,跑出6m/s的配速。

Newton:
营养师在给运动员指定饮食方案时,一般遵循:
非碳化、绝对速度力量项目(短跑、田赛、短距离游泳、各类短道竞速、举重、力量举),供能方面,尽量向20%蛋白,80%非蛋白靠拢,有些阶段蛋白甚至高达25%;
绝对耐力项目(中长跑等),尽量向10%蛋白,90%非蛋白靠拢,而且多采用碳化方案;
力量、耐力兼具项目(长距离游泳、长距离自行车、极限攀岩等),尽量向16%蛋白,84%非蛋白靠拢。
长跑运动员,不需要大肌肉、厚重的骨骼,却需要大训练量(通过超氧化物等机制,刺激肌耐力提高),显然需要适量偏少的蛋白,以及较多的糖类(而且水解产物必须以葡萄糖为主)。

施宏建:
脂肪的供能速度,
需要大量氧气的参与,
更倾向于[轻松自如]的身体活动

施宏建:
糖的无氧酵解,
短时间内不需要氧气参与的这个特性,
才是更适合[短时间][高强度][应激性爆发]的事情。

Newton:
之所以要走“碳化”路线,是因为:

  1. 长链脂肪酸搬运进入肌细胞较慢,而且不具有葡萄糖-乳酸转化这种快速无氧供能渠道——比赛时不宜采用脂肪供能为主的供能方式;
  2. 脂肪酸氧化的超氧化物效应不高,对运动员的代谢负荷刺激不大——训练时也不宜采用脂肪供能为主的供能方式;
  3. 线粒体不容易同时适应脂代谢和糖代谢——要么近乎纯脂代谢,要么近乎纯糖代谢;
  4. 生酮饮食,天然地,会把蛋白供能比往20%的高水平上推。

Newton:
是的。5~8.5m/s的中长跑配速,显然不是轻松自如的闲庭信步了。
举铁,力竭(磷酸肌酸分解到一定地步)-休息(燃脂重组磷酸肌酸)-再力竭-再休息,这反而是相对的轻松自如

Newton:
马拉松比赛,中长跑爱好者,途中吃能量胶(1/4能量直接来自脂肪,水解产物的果糖较多,电解质配得也很混乱);
高水平运动员,只喝运动饮料,能量几乎完全来自葡萄糖。
长距离自行车项目的顶级车队亦然,随行运载车递给运动员的,饮料居多,能量胶很少。

Newton:
由于需要使肌糖原持续合成,血糖冲击时间要较长,强度不宜太高(否则肌肉争不过其他组织),碳化饮食的秒处,在于采用“慢碳”——玉米粉、土豆粉的优势,作为“准快碳”的白米却模拟不出来。
考虑到糖代谢必须的维生素B1等方面,玉米粉又优于土豆粉。
根据数据,最优异的,应该是小米面,其次是高粱、大麦、青稞。

Newton:
猜测,所谓“0.25千克肥肉”,是按“满足良好睡眠所需的n-3脂肪酸日需求量”计算的。
⬆️问题是,大多数人,根本无法执行。

2020年5月31日
未语丶有声:
@nt. 豹子. dd @aa.施生.00 关于长跑运动员的饮食及供能剖析!这才是专业的“干货分享”!不得不赞叹!

wxid_pmxaczixxbsb21:
@nt. 豹子. dd 看了您的分析,结论是肯尼亚运动员优异的耐力,主要是因为进食的慢碳缓释,而不是脂肪酮代谢模式的加持。是这个意思吧。

Newton:
是的,他们的肌肉组织走的是碳(肌糖原)7脂3,甚至碳8脂2的供能模式。
高水平中长跑的强度,大致相当于普通人跑400米,乃至200米的强度,甚至更大,纯脂肪供能,差太多太多。

未语丶有声:
早上没来得及消化知识。第一反应是——
我的天,这意思是我以后想马拉松出成绩都不能生酮了么……

Atiwaly湉Ode:
综上理解,平时可以运用生酮饮食来“修身养性”,如果有马拉松比赛,为了提高耐力,赛前一段时间可以尝试切换到慢碳代谢模式……

Newton:
@dd.未语.aa 咱们不需要?你虽然在普通人中已经是顶级的了,但5分钟1000米的配速和职业选手3分钟1000米的配速还是有一定差距,对于你的配速,需要的是提升脂代谢能力

Newton:
@ww.Simona.aa 其实也没必要切换,咱们的强度,远不及职业选手。

xiaochuan_oboe:
@nt. 豹子. dd 你好,昨晚,的知识已爬楼看完。请教一个问题:比赛中在速率和效率方面的话,您说碳化饮食会比较占优势;那么在比拼耐力和持久方面的比赛上碳化饮食是不是依然具有相似的优势?

Newton:
@XC.小川兄.jj 还是看强度

Newton:
昨晚有个朋友在其他群转发了一张图

Newton:
[图片]
Newton:
我把它修改修改,黑色框圈出来的面积,代表总的代谢强度

xiaochuan_oboe:
高强度冲刺型运动总代谢强度最大。是这么理解?

Newton:
我们看到,“高强度耐力运动”,糖-非糖,是7:3(这里只列举三大类营养物质,没报告乳酸、丙酮酸等,所以加起来不严格等于100%)

Newton:
是的,但是,这里的“高强度冲刺”,侧重的是“高强度”,也就是,比如400米冲刺,或者100米连续跑。

xiaochuan_oboe:
多谢解答

Newton:
如果以[全力冲刺30米➡️慢慢减速➡️遛回起点➡️休息一分钟]为一组训练,最终,主要是通过[燃脂]来填补每次冲刺跑中磷酸肌酸的损耗。

xiaochuan_oboe:
hiit类运动应适用于高强度冲刺型运动

xiaochuan_oboe:
的模型

Newton:
简单理解:
[葡萄糖]——应激重压状态下最依赖的能源;
[脂肪酸]——常规时段最舒适的能源。

Newton:
是的,关键就在于组间[不充分休息]。
充分休息——压力较小,完全可以以燃脂为主填补磷酸肌酸的亏空;
不充分休息——压力较大,必须依赖葡萄糖无氧酵解。

Newton:
职业马拉松运动员,如果硬让他“屈尊”,拿3分钟1000米的配速参加健康活力跑,他也会侧重于燃脂的。

未语丶有声:
在日常训练脂肪酸供能的同时,高强度间歇跑还有训练的必要吗?
传统的马拉松训练方式是:
日常慢跑(有氧跑)
一周一次(一般是周中)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训练乳酸阈值;
一周一次(一般是周末)进行长距离跑,通常是赛前两个月开始,配速与比赛时接近,可以稍慢,目的是模拟比赛状态。

未语丶有声:
我指的是业余高手

Newton:
这张图,拿黑框圈出“总能耗”的目的——破除迷思:

  1. 休息vs轻中度运动,谁更有利于燃脂?
    ——答案是轻中度运动,只需看看黑框内橙色部分的面积,就一目了然了。
  2. 高强度耐力运动,很少损耗蛋白质,即使像不运动时吃那么点蛋白质,也不会“掉肌肉”?
    ——答案是no。氨基酸供能比,虽然只有5%~8%,不比平时大太多,但其“绝对量”,也就是黑框内的黄色部分面积,却是数倍于休息状态。

Newton:
@dd.未语.aa 变速跑,是极佳训练。
普通人,最适合糖脂混合供能(两套系统、两套供能源,虽然有主次之分——跑马拉松,对普通人来说,强度还是很高,还是葡萄糖供能为主——但主次区分不太悬殊时,二者都是多多益善)。
从代谢的角度看,通过变速跑中的冲刺段,可以演练高强度糖供能模式,促进糖供能强度的提升与乳酸耐受度的强化;
较低强度、较慢速的体能恢复段,脂肪供能模式依旧在维持,同时,身体也在处理乳酸。
从姿态的角度来看,变速跑的高速冲刺段,对高强度跑步,有极佳的强化效果。
正如中跑运动员,也会经常进行短距离全速冲刺跑训练一样,绝对速度的提升与高速跑姿的定型,对跑步,大有裨益。

未语丶有声:
@nt. 豹子. dd 变速跑和高强度间歇训练一样,虽然可以调整与改善供能模式,不过对于跑步多年的人来说,其实最怕的就是「受伤」。具体来说:
一是对于跑量一直较大者,积累性伤病叠加高强度训练,极易受伤;
二是对于运动量较小者,轻易开始变速跑,也会因强度过大+自身肌肉骨骼无法承受而受伤。
一言以蔽之,与投资类似,身体想获得较优供能能力,收益与风险并存

Newton:
@ww.Simona.aa 不用谢!@dd.未语.aa 对于这一问题,我的理解是,训练中长跑,中短距离冲刺能力首先要过硬,也要做一些有一定强度的针对性力量训练(比如分推蹲、髋膝蹬伸,尤其是髋关节伸展大于膝关节伸展的单腿后蹬训练),建立好足够的速度力量基础,

施宏建:
@dd.未语.aa 想起你下午问起新生儿的问题。
刚刚翻知识库里关于SN-2脂肪酸的资料。恰好翻到母乳相关内容

施宏建:
我国不同地区母乳总sn-2位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为73.9%。
其中主要为棕榈酸,约占总sn-2位脂肪酸的56.4%。
其次为肉蔻酸约占总sn-2位脂肪酸的8.1%
不饱和脂肪酸中主要为亚油酸约占总sn-2位脂肪酸的9.9%。
花生四烯酸(A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六烯酸(DHA)分别占总sn-2脂肪酸的0.33%、0.06%、0.14%。
不同省之间sn-2位脂肪酸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广西的母乳中棕榈酸的含量较高,而亚油酸的含量则显著低于其他省。
甘肃和黑龙江的母乳中亚麻酸的含量较高,
上海地区的母乳中n-3脂肪酸含量较高。
结论我国不同地区母乳总sn-2位脂肪酸主要为饱和脂肪酸,不同地区间的脂肪酸构成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施宏建:
↑注意后半段。母体饮食摄入不同的sn-2脂肪酸,严重影响着母乳成分的构成。

施宏建:
上海人吃海鲜,吃鱼多。母乳竟然自带大量n-3脂肪酸。还是sn-2位上,最有利于人体吸收的类型。

施宏建:
难怪民间的经验都表示:多吃鱼,能下奶。
估计指的是多吃海鱼,富含n-3脂肪酸的海鱼。下的是高营养的奶……

记于

1 条回复

发表回复